歷史


2024/07/08 | 精選書摘

《親吻的歷史》:接吻不只表達親近與愛意,更深層動機是細細品嚐對方的味道

渴望觸摸心愛之人的身體,並盡可能靠近,是情慾感受的重要表現方式;但是,就嘴唇的接觸而言,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儘管這最初並不是直接的目的,但可能同樣、也許在同等程度上,是實現明確感官滿足的手段,而這種滿足是可以透過嘴唇與嘴巴的合作來達成。

2024/07/08 | 精選書摘

周婉窈《臺灣史論集一》:山、海、平原,是我長期研究臺灣史之後,逐漸浮現出來的意象

若著眼於人群的活動,山、海、平原是臺灣歷史的三個元素,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起作用,有時交互起作用,有時分別起作用,或彼消此長,或毫無干係,端視議題而定。當我們研究島嶼歷史,如果心中懷有這三個意象,會有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找到定位的安穩感,也能隨時維持一個以臺灣為主體的全視野。

2023/03/20 | 廣編企劃

當風水成為我們的語言——跟著風水名師的腳步,重訪全球知名景點

無論古今中外,能夠永傳不朽的建築物,除了奠基於各地深厚的⽂化底蘊,和當時重要的哲學思考之外,其實也都依循著天⼈地合⼀理念,觀察當地的環境與氣候、為了服務使⽤者的需求⽽建設。

TNL+ 2024/07/07 | 黎蝸藤

中國化學史(上):道教「煉丹術」催生黑火藥,為何中國仍然發展不出近代化學?

中國煉丹術得到的資源是六大理科中最優厚的。中國煉丹術脫胎於道家和道教,這是中國唯一成規模的本土宗教,以致古代儒道佛三教鼎立。中國很多皇帝都是道教的信徒,在各地有無數的教眾和供奉。中國古代皇帝相信仙丹能讓人長壽、不死甚至長生不老。於是煉丹師通常有很多資源可以投入研發「仙丹」。即便如此,為什麼中國古代化學最終沒有近代化?

2024/07/06 | Louis Lo

【滿文24節氣】皇帝不急急死官員,康熙覺得「小暑」出現幾隻蝗蟲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趙弘燮對蝗災一直很注意,在前一年的康熙四十八年(1709)6月,就曾要求康熙帝將蝗災的追究官員,從文職擴大到武職,並得到康熙皇帝的批准。所以他彈劾其他官員的舉動,並不是單純的求表現,而是希望能避免災情發生。但趙弘燮的參劾建議,康熙皇帝似乎沒有當一回事。

2024/07/05 | 精選書摘

《古希臘羅馬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從拔牙、抽脂到顱骨穿孔術,古希臘羅馬的外科手術有多強?

在一般平民的生活中,大部分要動的手術都是小手術,最常見的是拔牙。儘管希臘人和羅馬人用牙粉和牙籤來清潔牙齒,蛀牙卻很猖獗。只有富人才能負擔得起黃金牙套和假牙;對其他人而言,牙科的意思就是要動鉗子和拔牙。在古希臘和羅馬,最常見的非緊急手術是消除靜脈曲張,這種手術更不舒服,因為必須切除或燒灼每一根蔓生的血管。

TNL+ 2024/07/03 | 楊俊業 博士

印尼穆斯林不可或缺的祈禱聖物,用來記誦造物主99個尊名的「沉香念珠」

印尼瓊邦縣普羅索區巴萬安村的沉香念珠工匠,每逢朝覲期間做為朝聖紀念品的念珠(tasbih),其需求量便會相對提高,雖然該縣生產的沉香品質無法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或巴布亞等地相比,但每年收到的訂單日益增加,同時打磨念珠剩下的沉香粉末亦可製成線香。

TNL+ 2024/07/01 | 黎蝸藤

李約瑟難題:「中國科技如此落後」是西方優越的偏見,還是真有其事?

在一次閒談中,李約瑟提到一個問題:「中國為什麼在科學技術上如此落後」?魯桂珍表示反對:「什麼科學落後,完全是『西方中心論』的偏見,你們瞭解中國古代文化嗎?」她隨後向李約瑟介紹了中國古代科學的「輝煌歷史」。這個質問強烈震撼了李約瑟...

2024/06/28 | 精選書摘

《矛、盾漢武》:壟斷民生必需品、收稅「釣魚執法」,富強大漢背後的百姓血淚

如果武帝一朝的「鹽鐵專營」政策導致國強民弱的局面,「算緡告緡」運動導致的結果則是國富民窮。這個狂飆突進的大時代下,雄才大略、志存高遠的武帝劉徹駕駛著他的帝國馬車一路飛奔,而萬千老百姓就像是他身後揚起的漫天黃塵中,那一顆顆簌簌顫抖、不知將飄向何方的塵埃……

2024/06/27 | 精選書摘

《矛、盾漢武:盛世下的國強民乏》:「以霸王道雜之」的新穎儒學,就此置換了帝國的靈魂

漢武帝劉徹「獨尊」的是由董仲舒精心改造過「儒法合流」的儒學,從他開始,延及兩漢,乃至在此後二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帝表面上推行的都是儒家的「王道仁政」,實際操作時運用的卻是法家的「霸道」和權謀之術。這就是所謂的「外儒內法」、「儒表法裡」。

2024/06/27 | 精選書摘

《數之軌跡Ⅲ》:傳播「西學中源」此說的關鍵影響者,公認是康熙皇帝與梅文鼎

以五元素中的四個古典元素為靈感,《數之軌跡》將深入探索數學的歷史、��展和奧祕。每本書都是一個獨特的元素,象徵不同的數學主題,並呈現數學在文化、科學和藝術中的深遠影響。無論你是一位數學愛好者、學生還是對數學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數之軌跡》都將為你打開數學的大門,啟發你對這一古老而美麗的學科有新見解。

2024/06/26 | 精選書摘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厄普代克書評: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卻有著卡夫卡超現實的夢幻特質

《萬曆十五年》是史家黃仁宇最著名、流傳最廣的著作,也是他大歷史觀主張的宏觀展現,一面探討歷史,一面檢討近代中國的處境,見微知著,從零碎事件書寫起,再整合所有元素,建立開闊、長遠的視野。不同於其他史書,除了豐富史料,他的筆法通俗,極富戲劇性,生動探討人物內心所思所想,將冰冷的歷史事實生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2024/06/26 | 精選書摘

《班雅明傳》:班雅明臨終前那幾小時,以及他屍體的下落,恐怕後世再怎麼調查也不會知道了

和當時德國幾乎所有知識分子一樣,班雅明被迫於1933年春天潛逃出境,以流亡者身分在巴黎度過餘生,飽嘗孤離、貧困之苦。1940年9月26日,他面對無預警關閉的西法邊境,絕望地在戰爭的陰影下選擇自戕。然而,就在他屍首被發現的隔天,邊境再度開放,一個偉大的心靈卻永遠逝去了。

2024/06/25 | 精選書摘

楊渡《暗夜傳燈人》:三十年政治犯,太不人道了!這政府總不至於這樣無法無天吧?

「五○年代那時候,有些情治人員或者騙子,騙他們(政治犯)說可以幫忙脫罪,騙了家屬許多錢,有些家庭為了孩子,賣地賣房,傾家蕩產,最後都沒用。他們怕到骨子裡了⋯⋯」這悲哀至極的事,盧兆麟先生以淡淡的口氣說出來,讓我更為驚心動魄。

TNL+ 2024/06/21 | 陳煒智

神岡空難60年(下):馬來西亞富豪陸運濤的早逝,跨星馬港台華語電影事業也隨之隕落

1964年6月20日,馬來西亞電影大亨陸運濤在台中神岡空難過世後,其國際電影懋業公司(電懋)從此一蹶不振,而知名導演李翰祥也失逐漸失去了電懋的支持。同時,邵氏電影因失去了多年的對手而持續壯大。1965年9月底,在香港電懋改稱為「國泰機構香港分公司」,1971年結束在港製片工作,片廠轉售給嘉禾。

2024/06/21 | Louis Lo

【滿文24節氣】天氣太熱沒辦法讀書,嘉慶皇帝讓皇子「夏至」後只上半天課

清朝��常重視皇子教育,通常是早晨四點入書房,比大臣上班還早,然後一路到下午兩點半左右才下課,清朝皇子讀書幾乎全年無休。但面對這麼熱的天氣,注意力很難集中,何況是沒有冷氣的古代,要怎麼好好讀書?

2024/06/21 | 中央通訊社

唐獎漢學獎頒給歷史學者許倬雲,首位台灣出身得主:曾主導台大課程轉型,94高齡仍勤學親為

杜正勝提到,許倬雲非常關心台灣的社會文化發展,即便後來到美國任教,也經常在台灣報紙寫文章、抒發看法。杜正勝表示,許倬雲的研究雖然集中在中國,但他不是把中國視為孤立、封閉的體系,而是放在整個亞洲甚至世界的架構下,透過中西的比較,分析各個文明的短長優劣。不可諱言的是,許倬雲對中華民族發展有很深的情懷,但他基於學術理性,致力於客觀看待和檢討文化議題。

TNL+ 2024/06/20 | 陳煒智

神岡空難60年(上):如果馬來西亞電影大亨陸運濤沒坐上那台飛機,國泰機構能贏過邵氏嗎?

60年前的1964年6月20日,一架C-46運輸機從台中起飛不久後墜毀,機上五十七人全部遇難,其中一名罹難者是馬來西亞電影大亨陸運濤。當時陸運濤創辦的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電懋)和邵氏電影公司,不僅在東南亞、香港華語電影市場爭天下,台灣也是個重要的市場,如果陸運濤沒離世,或許電懋在台灣的發展會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