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漢學獎頒給歷史學者許倬雲,首位台灣出身得主:曾主導台大課程轉型,94高齡仍勤學親為

唐獎漢學獎頒給歷史學者許倬雲,首位台灣出身得主:曾主導台大課程轉型,94高齡仍勤學親為
中國史研究大家許倬雲引領史學研究的風潮,對台灣史學的影響超過半世紀。80年代後,他的學生紛紛茁壯,成為史學界的中堅菁英。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匹茲堡攝 113年6月20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杜正勝提到,許倬雲非常關心台灣的社會文化發展,即便後來到美國任教,也經常在台灣報紙寫文章、抒發看法。杜正勝表示,許倬雲的研究雖然集中在中國,但他不是把中國視為孤立、封閉的體系,而是放在整個亞洲甚至世界的架構下,透過中西的比較,分析各個文明的短長優劣。不可諱言的是,許倬雲對中華民族發展有很深的情懷,但他基於學術理性,致力於客觀看待和檢討文化議題。

唐獎漢學獎頒給歷史學者許倬雲 首位台灣出身得主

(中央社)唐獎第6屆漢學獎揭曉,94歲歷史學家許倬雲獲獎。他善於發掘長期歷史的本質問題,除了學術專論外也有通史著作,是一名博雅兼具的學者,也是在嚴格定義下首名台灣出身的得主。

唐獎教育基金會20日在台北召開中外記者會,揭曉2024年漢學獎得主,由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許倬雲獨得新台幣5000萬元獎金。

唐獎基金會公布的得獎理由,肯定許倬雲歷來發表的中國古代專論,善於挖掘長期歷史的本質問題;而他的通史著作,則著重文化包容與交流、尋求中國在世界的地位,「許教授的著作展現對國家、民族及全人類的深切關懷,被譽為一位兼具博雅理念與淑世精神的史家。」

許倬雲不是漢學獎首名華裔得主,但2014年得主余英時(美國籍)的經歷主要在中國大陸、香港和美國;2020年得主王賡武(澳洲籍)則活躍於東南亞和澳洲。許倬雲在台灣讀到碩士再赴美深造,且曾任職於台灣大學、中央研究院,是嚴格定義下首名台灣出身的唐獎漢學獎得主。

許倬雲獲唐獎漢學獎 擅抓歷史本質引進社科方法

(中央社)唐獎第6屆漢學獎由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許倬雲一人獨得,他擅長運用社會科學方法研究中國歷史,專精秦漢史,並從中延伸、發掘長期歷史的本質問題。

唐獎基金會20日由漢學獎召集人、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揭曉2024年漢學獎得主,並邀請許倬雲的學生、前教育部長杜正勝介紹許倬雲的貢獻。

許倬雲於1930年出生於中國福建廈門,20日透過連線分享感言,他謙虛地說,得到唐獎是幸運,世界上和他水平一樣的至少還有10多名,「這不包括過去和未來的人」。

許倬雲也提到,他和2014年漢學獎得主余英時、2020年得主王賡武都是同年出生、生肖都屬馬,雖各有專精和研究方向,相同點是都很認真唸書。他期盼這次獲獎能進一步帶動年輕和中年學者,「到94歲還有人認可你,這比80歲中狀元還難」。

王德威指出,許倬雲的代表性理論為「中國文化三原色」,包括在著作《西周史》中對親緣社會華夏意識的詮釋,在《求古編》對文官制度的探討,在《漢代農業》對精耕細作與市場經濟的分析,「三原色」形成一種融會貫通的大歷史解釋,達到相當的學術高度。

另外,許倬雲也提出「網絡理論」,認為經濟體系、社會接觸、政治統治和思想傳播等,都離不開道路體系,如同樹木的主幹與分枝,構成中國歷史的複合體。

杜正勝回憶,當時他在清華大學任教,邀請許倬雲做一系列的演講,許倬雲便是在清大將長期思考的問題總結出「三原色」理論。如今將近40年過去,「三原色」仍是中國史研究的重點之一,即便是放在近代的中國,雖然社會結構和古代已有很大的改變,但重視親族關係及文官政治傳統等,仍影響深遠。

杜正勝提到,許倬雲最厲害之處,在於能抓到長期歷史的本質問題。許倬雲專精中國古代史,但探討的問題不止於周、秦、漢,例如著作《萬古江河》就是談中國2000年來的文化根源,從專精延伸出更大的視野。

許倬雲的通史著作則將重點放在文化的涵容和交流,他從華夏民族文化出發,論述與周遭民族的聯繫和互相影響,讓社會大眾能夠更理性、客觀地認識中國在世界的定位。

許倬雲將社會科學方法引進歷史學中,在台灣學界尤其具有領頭的意義。杜正勝提到,許倬雲講述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流動,便運用統計分析的方法,整理史料中各國菁英的出生身分、後來能爬到多高的政治地位,進而帶出周代從原本階級分明的封建社會,逐漸走向階級流動、開放的社會。

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 94高齡行動不便仍勤學親為

(中央社)中國史研究大家許倬雲因先天性肌肉萎縮導致手腳彎曲,老年後又癱瘓數年,無力翻書、視力惡化,但每天仍用僅有兩根可施力的手指敲打電腦、讀書看報。94歲之齡獲唐獎,他說,人生路走向盡頭,仍要學習。

旅居匹茲堡的許倬雲近日接受《中央社》採訪時,即使體力大不如前,需以電動輪椅代步,仍徹夜未眠研究訪綱,卯足勁為自己的學術生涯下最客觀的註解。

記者抵達許倬雲住處時,他眼睛有神,以無比清晰的思慮侃侃而談跨世紀學術路、得獎心得及第二故鄉台灣對他的意義。

「94歲的我想向社會交卷,我希望社會(對我)說,你過關了;但是我對自己不能說我過關了,我嚥氣的一刻,我還在學習」。

許倬雲1930年於福建廈門出生,19歲時隨家人前往台灣,並進入台大歷史系就讀,研究漢學成為他一生的職志。1962年獲芝加哥大學人文學科博士,論文為《形塑中國:春秋、戰國間的文化聚合》。

跨世紀的學術路上,許倬雲出任許多要職,包括台大歷史系主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匹茲堡大學校聘講座教授及數間大學講座教授。

許倬雲筆耕不墜,81歲時開始長達10年的大眾史學寫作,先後出版《大國霸業的興廢》、《台灣四百年》、《說中國》、《許倬雲說美國》、《往裡走,安頓自己》等新著十餘種。

他在93歲高齡時,強忍病痛打起精神,8度對《經緯華夏》一書進行全面、細緻的修改,以涵納黄河流域、長江流域到長江口,及東南沿海擴展到南洋這「三區」的新式理論,對中國歷史作出系統性的解釋。

這5年來,許倬雲也持續在中國的新媒體平台分享人生��點及史學見解,粉絲達一、兩百萬,每年觀看人次更破4億。

傳統漢學以專精見長,往往集中於學院同行的專業對話。而許倬雲青壯時代吸納社會科學方法融入史學研究,晚年著力於通史論述。

他證明漢學不侷限在學院象牙塔裡,可以走入社會,由此為中國研究開啟一個能與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對話的路徑,對中國研究產生根本性影響,成為今年唐獎漢學獎得主。

唐獎基金會的授獎理由之一,是許倬雲引領史學研究的風潮,對台灣史學的影響超過半世紀。80年代後,他的學生紛紛茁壯,成為史學界的中堅菁英。

然而,他對台灣的影響,遠不止於學界,他心繫台灣發展,於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就時事提出建言,這一寫,就堅持了數十寒暑。

許倬雲在《家事國事天下事》一書中寫道,他曾以德國及日本的經驗向前教育部長蔣彥士建議,經濟建設一定要將6成高中轉化爲專科及職校,因為國家建設不能沒有熟練的技工,蔣彥士之後也如此實行。

許倬雲也曾與前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對國家開不開放、要不要解除黨禁等極其敏感的議題針鋒相對。他主張黨禁開放,就必須輿論開放,否則就沒有國家安全,「不開放就不能得人心」。

在與前總統蔣經國進行多次談話期間,許倬雲也是一句:「要開放。」

如今許倬雲享譽國際,學術養成的過程與際遇使他時時謙卑,不給自己自滿的空間。

許倬雲回憶,過去的老師及前輩居「一把手」地位,心胸開放,不驕傲,尤其已逝的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前館長錢存訓,「我們兩個人無話不談,互相提醒事情該怎麼處理,這是我感恩之處,我一輩子交了很多好朋友,都是頗真心的」。

許倬雲形容獲頒唐獎是幸運。他表示,20日世界上的人文學界,無論老幹或新枝,不乏有資格獲獎者。他盼望以如此高齡獲獎,能夠激勵並帶動許多年輕、中年學者,「即使到了94歲,還能獲外界認同」。

中研院院士余英時是第一屆唐獎漢學獎得主,前香港大學校長王賡武則於2020年獲頒同一獎項。

獲得唐獎,也勾起許倬雲對台灣的思念。

許倬雲1948年底隨家人抵台。回想當時台灣經濟困難,仍讓當年身為流亡學生的他有一碗飯吃,許倬雲說,這使他永遠把台灣當成第二故鄉。

1962年,許倬雲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人文學科博士後,立刻回台工作。當時,想在美國深耕的台灣學生如過江之鯽,離境的飛機滿載,返台的航班近空。許倬雲信守對中研院史語所、母校台灣大學及母親的承諾,成為當年第一個學成返台的博士。

他說,那段時間到1970年再次赴美,他與前司法院大法官馬漢寶代表台灣的人文社會科學界與世界各處的學術單位聯繫,兩人帶著台灣的資料四處奔走,建立交流關係,邀請國外學者赴台訓練年輕學者,為台灣的相關學術課開了門。

不過,當時人出國的人極少,兩人滿天下跑不免招嫉。許倬雲提起這段往事,淡淡說道:「我不懊悔,我替台灣該盡這個責任。」

許倬雲無奈身體癱瘓多年,無法赴台領受獎項。數年來,他唯一一次出門,是以輪椅轉到後院,還是在太太的護持之下,更別提搭乘飛機回台了。

「台灣使我思念,而覺得遺憾,我總希望有一天海峽上面波平浪靜,兩邊兄弟握手,雙方不再有敵視,彼此不再有分野」。

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國史研究大家許倬雲證明漢學並不侷限在學院象牙塔裡,可以走入社會,由此為中國研究開啟一個能與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對話的路徑,對中國研究產生根本性影響,成為今年唐獎漢學獎得主。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匹茲堡攝 113年6月20日

唐獎得主許倬雲感念台大栽培 叮囑後輩回歸一手史料

(中央社)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許倬雲為漢學開啟與人文社會領域對話的路徑,撼動傳統研究。如今獲唐獎肯定,他感謝台大栽培,更鼓勵後輩凡事回歸第一手史料,也盼年輕世代不要太快認定對世界的看法,「這種自信不能有」。

中國史研究大家許倬雲在93歲高齡時,仍強忍病痛,8度對《經緯華夏》一書進行全面、細緻的修改,以中國黄河、長江及東南沿海作為「三區」,界畫中國地理,並且以此解釋人口與聚落在三區之間的轉移,不斷修改了「中國」的中心何在。

他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談獲得唐獎漢學獎心得時,回憶學術生涯的起點——台大歷史系。許倬雲從大一起不只讀考古人類學,也修民族學及社會科學。如此講究橫向的學術訓練,在當時相當罕見,也為許倬雲打下厚實的底子。

許倬雲在台大的老師學有專精,也是考古史料的研究者。對94歲的許倬雲來說,與恩師李濟之一起做學問的日子,記憶依舊鮮明。

當時仍是大學生的他,與李濟之一起在地板上把古銅器、陶器、銅刀、陶片排成長串,重建時空地域轉變,使得許多散亂、破損的物件重拾價值,也為許倬雲日後回歸史料的學風定錨。

許倬雲緬懷從大一到研究所三年級的扎實研究氣氛,教授就掌握的原材,交代學生如何進行審查、判別性質好壞,及《史記》、《漢書》益處何在。這使他得到的訓練,不僅是來自已經編整出版的書籍,而是奠基於第一手資訊。

1957年到1962年,許倬雲在芝加哥大學留學,以論文《形塑中國:春秋、戰國間的文化聚合》獲芝大人文科學博士。

他說,那段期間,雖然人在病床上,但在台大期間擔任教授芮逸夫的研究助理時,整理逾3000張索引卡打下的基本功,讓他有擔起這個龐大題目的自信。

許倬雲當年以春秋戰國3000多位人名為研究樣本,做了3000張記事卡,一一列出生平經歷、時代背景及曾在哪個書本章節出現。

「我有3000多個人,才排出這個隊,做了長程發展的起伏、社會變動、疆域變化、文化本身的進展、經濟條件的配合、使這些人的階層升降,不再只代表個別個人的命運,而是反映一個時代的變動。」

在芝加哥留學時,住在神學院抬槓的日子,也打開許倬雲思辨及比較歷史軌跡之路。

他回憶,當年神學院不同教派的學生整天抬槓,「於是我跟著抬槓」,這一抬槓可以抬到半夜以後。

對許倬雲而言,各方就當時火熱議題如基督教新教精神、一神教、回教觀點的辯論,以及芝加哥大學各式論理交鋒的學風,「使得我一輩子養成了一個習慣,對任何學術我都要存疑,對任何學術我都要讚賞,都要追到它的後面」。

如今許倬雲享譽國際,學術養成的過程與際遇使他時時謙卑,不給自己自滿的空間。

45分鐘的訪談到了尾聲,許倬雲不忘回到對史學後輩的期許。他說,歷史並不僅是記載,也並非單純的裁判,而是分析其過程。

許倬雲指出,經由層層面面、各種角度的分析,再綜合成一套解釋方法,是學歷史的人必須有的功夫。這並非一蹴可就,更不能等學好了功夫再去研究。必須邊學邊做,一路寫論文、進行各種的研究,「一路打十八道銅人陣」。

許倬雲也盼望年輕世代,不要很早就認定對世界的看法,反而要容許自己不斷改進對世界、過去及未來的理解。知識面越多,思考越深越廣、越細緻,思辨產出才會更貼近現實。

「不要認為說自己已經看透了,這個自信心不能有,學習是一輩子的志業。」一講到年輕世代,老教授許倬雲即使體力再差也是要多叮嚀幾句。

唐獎漢學獎頒給歷史學者許倬雲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唐獎教育基金會20日在台北召開中外記者會,揭曉 2024年漢學獎得主,由94歲歷史學家許倬雲(螢幕 者)獲獎。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3年6月20日

杜正勝引唐獎漢學獎得主許倬雲話 闡揚讀歷史有用

(中央社)唐獎第6屆漢學獎由歷史學者許倬雲一人獨得,前教育部長杜正勝20日在記者會中分享許倬雲的一句話:「歷史是各種學問的十字路口。」說明讀歷史有用,學會歷史,未來可有許多發展方向。

113���年大學申請入學13日放榜,受到AI(人工智慧)風潮影響,理工科系大學招生亮眼,但人文領域校系名額使用率則下降,例如成功大學歷史系申請分發掛零,引起各界議論。

唐獎基金會20日揭曉第6屆漢學獎得主為著名史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許倬雲,並邀請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王德威、台灣前教育部長杜正勝等人,一同分析許倬雲的貢獻。

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及,近年台灣文史領域科系出現招生危機。王德威表示,不只是台灣,包括中國、日本、北美等地,都面臨文科就讀意願急遽降低的現象,其中原因很多,包括全球社會動盪、AI(人工智慧)風潮等。

王德威表示,文史對每個文明來說,仍是重要的因素。或許各國不須那麼多的文史專業研究人才,但文史訓練對於涵養公民意識、國家光榮感等,仍有積極的意義。

杜正勝則分享,他在1966年進入台灣大學歷史系,當時系主任許倬雲在走廊上勉勵新生:「歷史是各種學問的十字路口。」雖然只有極少數的人以後會當歷史學家,但學會歷史,未來往各種領域、學問發展也沒有問題。

許倬雲當時的話,讓杜正勝留下深刻印象。後來他在清華大學任教,開設「時代社會與人物」通識課程,讓工學院的學生選讀,杜正勝延續許倬雲的理念,第一堂課就跟學生說:「如果你只想當工程師,可以不必上這門課;但如果你想做主管、領導位置,這門課對你還有點用。」

唐獎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唐獎創辦人尹衍樑本身就是學歷史,把企業經營的有聲有色;許倬雲在中國北京大學EMBA曾開過一門課叫「從歷史看管理」,至今仍有類似課程,可見學歷史有助於企業管理。

20日記者會上,杜正勝提到,許倬雲出生時就有手腳的嚴重障礙,一生不知道動過多少次手術,「他一切都不正常,就是頭腦正常。」然而許倬雲仍努力克服障礙,除了持續進行學術研究,也花了一番功夫學會游泳,讓「好手好腳」的後輩們感到佩服。

陳振川也分享一封幾天前收到的信,許倬雲提到剛去匹茲堡大學物理治療部門調整輪椅裝置,這是十幾年來第一次坐專車出門,可見他所面臨的艱難。然而即便如此,許倬雲仍持續投入研究,去年陸續出版了3本書,與唐獎基金會往來聯繫,速度也非常快,展現的毅力讓人感佩。

台灣大學文學院20日透過臉書專頁,分享許倬雲獲獎的好消息。文中提到許倬雲一生致力開創史學研究新領域,主張歷史研究應與社會科學對話,因此開啟台灣史學界對社會經濟史的重視。

台大文學院指出,許倬雲是「廣域」與「實踐」典範,也正是文學院在學術研究及培育人才上所追求的目標。期許師生共同努力,延續許倬雲宏觀的視野、跨領域的知識對話,並知行合一,付諸實踐,發揮社會影響力。

2000x1467_wmkn_04691112567753_0
(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許倬雲曾主導台大課程轉型 倡歷史不能只有敘述

(中央社)唐獎第6屆漢學獎頒給歷史學者許倬雲,他在台大取得碩士學位,赴美深造後曾返台,主導台大歷史系課程轉型,提倡社會科學方法,強調歷史不能只有「敘述」,而要「解釋」。

唐獎基金會20日揭曉第6屆漢學獎得主,由94歲美國匹茲堡大學榮休校聘講座教授許倬雲獨得新台幣5000萬元獎金。

台灣大學20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許倬雲於1949年考上台大,原本讀的是外文系,但當時的校長傅斯年和文學院長沈剛伯,注意到許倬雲的潛能,鼓勵他大二時轉到歷史系,並一路唸到文科研究所史學部(歷史所前身),於1956年畢業。

當時仍是風雨飄搖的年代,時任台大校長的錢思亮和後來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多方奔走,協助許倬雲取得華僑徐銘信先生留美獎學金,到美國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深造。許倬雲於1962年順利取得博士學位,隨即回到台大任教,並於1965年到1970年擔任歷史系主任。

台大指出,許倬雲擔任系主任期間,主導課程轉型,大力提倡以社會科學方法治史,引進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等,強調歷史不僅要「敘述」,而且要「解釋」,為台灣史學界帶來深遠的影響。

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於1966年考取台大歷史系,當時系主任正是許倬雲。他回憶許倬雲是當時台大少見很會講課的老師之一,帶給學子很多啟發,尤其是將社會科學方法引入歷史學,為一整個世代的研究者帶來全新的風貌。

杜正勝提到,許倬雲非常關心台灣的社會文化發展,即便後來到美國任教,也經常在台灣報紙寫文章、抒發看法。許倬雲對西方文明仍多少有些擔心和失望,並認為東方一些好的文化可以彌補缺陷。

杜正勝表示,許倬雲的研究雖然集中在中國,但他不是把中國視為孤立、封閉的體系,而是放在整個亞洲甚至世界的架構下,透過中西的比較,分析各個文明的短長優劣。不可諱言的是,許倬雲對中華民族發展有很深的情懷,但他基於學術理性,致力於客觀看待和檢討文化議題。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胡曉真表示,作為一個後生晚輩,每次聆聽許倬雲演講,她只有以崇拜來形容。近年讀過許倬雲的通史著作,不難發現其中豐沛的生命力,且許倬雲不是憑著50多年前的經驗在寫,也有融入近年學者的研究,不斷更新、重新塑造自身的論述,契合學界的脈動。

台灣大學曾於2017年頒發傑出校友給許倬雲,根據台大提供的資料,許倬雲當時除了感謝台大師長的教誨,也特別提到前台大校長傅斯年不畏強權、錢思亮以學術自由為重的原則,是他時時不忘的典範。

台大指出,今年初成立「余英時國際漢學研究中心」,許倬雲繼余英時(2014年獲獎)之後獲得唐獎,更加鼓勵台大積極推廣相關領域,期許能成為國際漢學的學術重鎮。

2000x1467_wmkn_12504034023190_0
(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2000x1467_wmkn_2969460009576_0
(圖取自facebook.com/tangprize)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馮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