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Eric Duan

「山道猴子」也可知道的 3 個新創 PR 本質

對任何企業來說,PR 都有 3 個本質。只是對於可以用 PR 來加成、進入成長期的新創來說,創業者在制定 PR 戰略與戰術時,這 3 個本質所帶來的影響,會比大企業更為嚴峻。

本文來自《新創 PR 媒關係》,INSIDE 經授權轉載

對企業來說,PR (Public Relations) 簡單說,就是透過各種資訊傳播的方式與大眾進行溝通。透過 PR 可增加大眾對企業的理解、認同與信任,進而促使企業長期的價值主張能實現。PR 本身是一種議題設定、內容策展 (不管是透過媒體或自媒體來發表) 的能力,完成對外溝通概念、觀點、價值觀的過程。有技術又有在經營,透過適度且正面的媒體曝光,的確能讓企業的價值主張,引發像山道猴子般的外界共鳴。


更基本的來說,PR 與 Marketing 不同,PR 更重視長期的影響力。Marketing 的成果,往往可直接與各種業績或營收指標連結,例如,行銷漏斗的轉換率、廣告投報率 (ROAS) 等,在各種 MarTech 不斷迭代下,Marketing 的投入與產出,可以有非常清楚的量化衡量方式。

相對之下,PR 比較少有這樣可被量化的數字。以我比較熟悉的商業/財經/科技領域的文字媒體為例,一篇企業 CEO 的媒體報導、定期在媒體上發表的專欄文章,很難在短期內被具體轉化為營收成長的數字,PR 之所以仍被看重的原因,是因為能產生更長期的影響力,例如企業或 CEO 個人的知名度、僱主品牌等,也許因為這些內容,吸引潛在的策略夥伴,前來探詢未來的合作機會;或是某位優秀的人才,因為看到某篇媒體的報導,而決定前來應徵;又或是消費者因為認同,所以更願意購買這個企業品牌的產品與服務⋯⋯等。

在人數較為精簡、內部分工較為模糊的新創身上,我常常看到 PR 與 Marketing 被混為一談的情形。對擁有足夠 Solid 的 Product/Market Fit 與用戶體驗、進入成長期的新創,不論是透過 PR 或 Marketing 的加成,都是很重要的成長方式 (在此之前,新創千萬不要投資時間、人力、資金在 PR 與 Marketing 上,因為缺少 Product/Market Fit,這些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但在新創內通常是同一位同事來兼顧 PR 與 Marketing,甚至是其中一位 Co-founder,還需要親自擔任社群小編、廣告投手、媒體窗口、PR 負責人等多重角色,導致創業者可能很直覺地,就會用偏向短期成效的量化指標,來衡量 PR 成果,然後覺得 PR 上的投資對短期營收提升無效。

事實上,我常會提醒創業者,如果仍在為了當下生存而奮戰的創業階段,PR 確實不是眼前最重要的事。不用期待用一篇新聞稿露出,就能解決客戶不買單、用戶不上門、找不到好人才等各種問題 (兩篇其實也沒用),因為 PR 所帶來的長期效應,對這個階段的創業者與新創來說,很可能還沒等到,就必須 Pivot 換創業題目或模式了。

另外,由於如今社群媒體興盛、資訊傳遞快速,新創更需要使用創新與顛覆的做法。所以在這裡,我把新創 PR 涵蓋的範圍再放大一些,包括新聞稿、媒體專欄或報導、公開活動,或是各種文字、聲音、影片等型式,類似媒體專欄傳遞觀點的社群或自媒體內容,都可算是一種對外溝通的 PR 方式。

從我的角度,對任何企業來說,PR 都有 3 個本質。只是對於可以用 PR 來加成、進入成長期的新創來說,創業者在制定 PR 戰略與戰術時,這 3 個本質所帶來的影響,會比大企業更為嚴峻:

1. PR 是低頻的剛需

新創通常每年只需要一、兩個長期的 PR 戰略,一旦啟動,又往往有時效考量與必須一步到位的壓力 (寄出的新聞稿、刊登的媒體報導、發布的社群內容,都沒有按 Ctrl + z 復原、重新設定議題的機會)。對那種股票上市、市值排名前幾大的大企業來說,從每月營收或股利發布、ESG 或是公益計畫,到高階主管異動、品牌贊助與代言人、商品促銷打折等許多面向,都是外界關心、媒體有報導價值的角度,使用 PR 對外溝通頻率當然更高。

絕大多數的新創,都沒有這樣的 PR 條件。最常出現的情形,是每年只有一、兩次適合發布新聞稿的機會,通常是完成募資、達到重要商業里程碑、業界大神加入等角度的新聞稿,或是很偶爾才出現的媒體專訪與報導機會。然而,這些也不會憑空而得,往往需要 PR 負責人絞盡腦汁的長期佈局與經營。正因為是低頻的剛需,來回一次獲得 Feedback 的週期很長,新創內部不容易快速在這方面提升學習曲線,累積出「關鍵時刻一出手就到位」的能力。

2. PR 是乘勝追擊、不是無中生有

能獲得正面的媒體報導與外界關注,是 PR 最重要的工作成果之一。但這些必須建立在具體的成績、數字、經驗與故事上,再透過 PR 讓這些變得更廣為人知。若用打牌來形容,就是再優秀的 PR 都只能算是牌技好,拿到好牌時多贏一點、爛牌時少輸一點,但沒有辦法像賭聖一樣能夠把一手爛牌變好牌,任何過度包裝、遠離事實甚遠的 PR 論述,在台灣,很可能一篇 Dcard 或是任何社群平台上的分享文,��帶來加倍的反效果。豬就是豬,再怎麼吹也飛不上天。

3. PR 是讓子彈在外面持續飛的過程

PR 是長期的策略思考,是創業者持續對外溝通一致的思考脈絡與價值主張。在這背後,是持續精進能力,包含如何聚焦 TA、精準設定議題,並利用各種媒體管道、內容形式的內容策展,這過程很像是隨時在心中都帶著一個瞄準器,從各種日常的內外素材中,找到新的對外溝通角度與 Storyline,甚至是找到獨家觀點來「蹭」當下的熱門時事,逐漸累積起外界對創業者或新創的理解、認同與信任,讓每一次的 PR 戰略與戰術都能累積與堆疊,為自己創造出持續對外發聲的機會,而不要覺得講過一次就夠了。

以上這 3 個 PR 本質,對不同領域、規模或商業模式的新創,會衍伸出不同的實務問題,很難有一個適用於所有新創的標準答案與做法。但我覺得優秀創業者最珍貴的特質之一,就是只要把問題定義清楚,問題差不多就已經解決大半了,因為優秀的創業者,總會在內部找出方式來優化自己與團隊的心態、視野與能力,也常常在成效與投入資源等綜合考量下,向外尋找更加專業、即時的諮詢與協助,這樣的特質,也同樣適用在 PR 上,而只要掌握我提到的 3 個 PR 本質,我相信對絕大多數的創業者或新創來說,都能開啟品質更高的 PR 策略與佈局。

責任編輯:Sisley
核稿編輯:Chris

快加入 INSIDE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給你最新、最 IN 的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

AWS 在台設立基礎設施區域(Region)資料中心,2025 正式啟動未來將投資數十億美元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日前正式宣布將於 2025 年在台灣設立 AWS 亞太(台北)區域(Region),目的賦能台灣企業客戶獲得三大目標效益,並且伴隨日後將展開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支持台灣市場擁有更充沛能量發展雲端服務產業。

2006 年成立的 AWS ,經過十多年的醞釀,日前正式宣布將於 2025 年在台灣設立 AWS 亞太(台北)區域(Region),目的賦能台灣企業客戶獲得三大目標效益,並且伴隨日後將展開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支持台灣市場擁有更充沛能量發展雲端服務產業。

事實上, AWS 在台灣的投資案可看出具規劃性的策略。從 2014 年先推出兩個 Amazon CloudFront (邊緣節點),主要用來提供 CDN (內容交付網路)、 DNS ��網域名稱系統)服務;接著 2018 年在台北開設第一座 AWS Direct Connect 站點,並於四年後在 2022 年啟動 AWS Local Zones (本地區域),接著就是 2025 年將打造首座 AWS 亞太(台北)區域級的資料中心(Region)。

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AWS 在台首座區域級資料中心,目標賦能企業客戶三大目標

所有的投資,背後一定有務實的戰略考量。 AWS 台灣解決方案架構師主管 Ivan 解釋, AWS 會在台北設立 Region 主要瞄準三大關鍵要素。

第一是讓台灣的開發者、新創、企業、教育、娛樂、金融和非營利組織,直接在本地的區域資料中心執行應用程式,相較把應用程式放在鄰近區域(如東京、新加坡)的資料中心運行,在地的資料中心能展現更高效率,儲存資料或應付工作負載,達成低延遲的效益。

第二個目標則是賦能台灣的用戶,加速驅動數位轉型、商業創新的腳步。因為新的 AWS 區域資料中心可以執行運算、儲存、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ML)和人工智慧(AI)等 AWS 提供的技術,讓用戶在雲端釋放創新潛力。

第三個實質的效益,則是可以幫助特殊行業,例如政府機關、金融業者得以因應法律規範。因為機敏資料在過去是無法存放在其他區域的資料中心,而 AWS 資料中心落地台灣之後,得以合規方式,儲存像是顧客或公部門的重要資料,有助提升資料安全,又可以符合監管要求。

台北 Region 共三個 Availability Zones 組成,強化數位韌性

AWS 的區域級資料中心,實際規模比想像中更龐大。 Ivan 舉例,台北的 AWS 區域資料中心啟用後,屆時會有三個可用區域(Availability Zones, AZ)組成,每個 AZ 之中又會有至少一個、至多數個資料中心所組成。為什麼台北的區域資料中心特別規劃三個 AZ ? Ivan 解釋,核心考量就是為了達到「數位韌性」備援目的。

三個 AZ 坐落在不同位置,讓距離有所區隔,每個 AZ 之間也會有獨立的水電系統、冷卻裝置、以及相關安全硬體措施;而且 AZ 與 AZ 之間,會透過超低延遲的高速頻寬網路相連接,來達到三個 AZ 彼此後援。若遇到特殊狀況一個 AZ 若毀損,其他兩個 AZ 就能立刻啟動備援機制,讓數據及程式應用持續運行,達到實際分散風險的價值。

除了關注運作韌性,對於資料須符合國際(特別是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規範, AWS 針對這部分也有相對應的舉措。 Ivan 指出,因為牽涉資料合規要求,企業客戶有自主權選擇把資料落地到某個 Region 儲存、處理, AWS 不會主動幫客戶把他們的資料備份到其他的 Region。

除此之外,有些企業客戶的終端用戶資料可能來自不同市場,特別是歐洲顧客的資料,這時候,使用 AWS 的雲端應用如何確保符合 GDPR 相關規範?對此, Ivan 提到 AWS 符合 143 個相關合規及認證等標準,包含球資訊安全性標準支付卡行業(PCI)資料安全標準(DSS)、聯邦資訊處理標準(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s, FIPS)。另外在 AWS 的架構環境,也有提供 300 多個聚焦在資料安全、資料合規、資料治理等面向的服務給客戶運用。

除了硬體基礎建設,AWS 還挹注更多軟性服務能量

AWS 亞太(台北)區域(Region)正式營運後,除了有硬體基礎設施在運作,對於客戶的服務還包含其他面向,特別是培訓與認證方面,將有 AWS 的業務經理、解決方案架構師、專業服務顧問、合作夥伴等角色,幫助台灣的客戶實現數位轉型。「從 2014 至今,我們在台灣已經培訓十多萬位的技術人才、雲端人才, AWS 的長遠目標是放眼 2025 年,在全球達到 2,900 萬人的培訓與認證計畫,」 Ivan 補充道。

對於要把地端 IT 環境搬到雲端,或是要把其他 Region 資料搬遷到AWS 亞太(台北)區域(Region), AWS 會提供哪些具體協助?Ivan 提到他們所給予的遷移解決方案,會示範遷移過程的 Best Practice ,過程當中也會提供遷移白皮書,內容有具體的方法論或工具說明,指引客戶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搬遷作業。

等搬遷之後,企業在使用 AWS 資源或在雲端執行應用程式之際,若遇到問題或想把雲端資源的使用更為優化,後續可以透過 AWS Trusted Advisor ,也就是藉由機器引擎來檢查、評估用戶的雲端環境之效能、彈性、安全性、營運狀況。 AWS Trusted Advisor 會進一步給予建議及實作,來達到成本最佳化目的。

從 Ivan 分享的內容可發現, 2025 年 AWS 在台灣本地資料中心上路後,得以與 AWS 在全球的機房串聯成巨大網絡,而且也可以為台灣用戶帶來4個層面的實際效益,包含增加營運彈性、降低傳輸的延遲、資料儲存合規、擴大服務深度及廣度,讓更多台灣企業享受雲端帶來的便利及效率,為台灣的創新能量增添更多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