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美術館「作夢計畫」《戰鬥之城.終》亮相,藝術家張立人:生存的過程卻不失去理想性

北師美術館「作夢計畫」《戰鬥之城.終》亮相,藝術家張立人:生存的過程卻不失去理想性
《戰鬥之城.終》開幕記者會|Photo Credit: 北師美術館提供,汪正翔攝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於從2010年至今年跨越14個年頭創作的《戰鬥之城》最終章的呈現,張立人表示:「感受到藝術家生存的問題,被日漸高漲的房租、物價,壓得喘不過氣,而作為藝術家在其中,仍試圖保有理想進行藝術創作,這個東西非常不容易保持平衡,於是開始此計畫。」

藝術家張立人歷時14年,創作集結而成的《戰鬥之城.終》於明(4)日正式於北師美術館開幕,而今(3)日舉行了開幕記者會,張立人對此表示:「生存的過程卻不失去理想性,我稱之為戰鬥的狀態。」

「戰鬥之城.終」展場巡禮導覽一,北師美術館提供|汪正翔攝影
Photo Credit: 北師美術館提供,汪正翔攝影
藝術家張立人

《戰鬥之城.終》為北師美術館兩年一度的「作夢計畫 Dreamin’ MoNTUE」徵件支持。此計畫為林曼麗於2015年時推動,林曼麗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這個展覽對我而言有特別意義,北師美術館作為大學美術館,如何培養年輕優秀創作者是使命,『作夢計畫』能提供創作者任性地在這空間為所欲為的完成作品,美術館提供物質、專業、人力、空間的資源,對藝術創作者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新銳創作者。」

「作夢計畫 Dreamin’ MoNTUE」本身具有相對前衛、實驗的性質,是對全球公開徵件,但需介於20歲至40歲之間的個人或團體,而張立人在年齡限制上其實是滑壘成功,最終進入北師美術館展演。

林曼麗說:「經過嚴謹的徵件過程,張立人在最後階段終於進入北師美術館的『作夢計畫』,這也是張立人實現夢想的地方,我也非常欣慰,透過這種機制,能讓年輕創作者實現夢想。而張立人這個作品做了14年,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形容這位藝術家,希望大家能自行體會。」

對於張立人的簡單經歷,北師美術館描述,張立人是個非典型的藝術家,研究所畢業前即連續斬獲臺灣藝術界數個重要獎項:高雄美術獎首獎(2009)、臺北美術獎首獎(2009)、第7屆桃源創作獎首獎(2009)及第8屆台新藝術獎入圍(2010)。

然而他並無因此走上藝術家的康莊大道,反而不斷反身詰問藝術何用?2010年開始創作《戰鬥之城》,更讓他遠離了蜂擁的大道,試著以自身的軌跡,去尋找藝術家在藝術生產中面對困境的可能性。

對於從2010年至今(2024)年跨越14個年頭創作的《戰鬥之城》最終章的呈現,張立人表示:「雖然這個作品標榜14年,但並非14年都不間斷地做這個作品,我當然也有做其他的工作賺錢,反反覆覆的輪迴,接案賺錢,才有錢繼續推動。」

至於《戰鬥之城》的起源,張立人表示是感受到藝術家生存的問題,被日漸高漲的房租、物價,壓得喘不過氣,而作為藝術家在其中,仍試圖保有理想進行藝術創作,「這個東西非常不容易保持平衡,於是開始此計畫」。

展場工作照1,北師美術館提供|汪正翔拍攝
Photo Credit: 北師美術館提供,汪正翔攝影
張立人《戰鬥之城.終》展場工作照

《戰鬥之城》共有三部曲,首部曲〈台灣之光〉(2010-2017)由中年魯蛇陳志強告白未果,卻意外成為即將毀滅世界的全民公敵起始,衍伸出美國駐軍及第二部〈經濟奇蹟〉(2018-2022)國際企業託管。到了最終章〈福爾摩沙〉(2020-2021),則是討論AI宰制人類鬥爭等饒富預言性的後續事件。

北師美術館表示,此系列作品汲取並挪用漫畫、電影、動畫、影視媒體等大眾文化的形式及元素,藝術家仿擬舞台劇的方式於現實世界搭建場景,從無到有赤手創建一個繁複而龐雜的世界,而藝術家一人分飾多角,集編劇、操偶、美術場景建置、拍攝、剪輯、配音等角色於一身。

而《戰鬥之城.終》匯集了《戰鬥之城》系列作品的錄像裝置、漫畫、模型、拍攝場景、道具及分鏡手稿等百餘件展品,是此作自2010年創作後首次完整展出。透過張立人打造的舞台場景、角色刻畫及人物命運的敘事,建構出介於想像與現實之間的虛擬世界,直探藝術創作的本質與藝術家的命運。

對於藝術家的命運,張立人也簡述了自身的創作移動的軌跡,從城市搬移至台南的鄉下,才有機會將「城市」的模型建立出來。但直至台積電至台南設廠,連帶影響地價飆漲,至始張立人被迫離開租屋處,目前也沒有工作室。

「這些都連帶著讓我思考,該如何處理這些作品,這些作品可能沒有展出的機會就要消失了,而在消失之前,我想有個完整個展的展出機會。如今,我盡可能地對這個空間進行交流和對話,包含展場的設計以及這段時間將美術館當作工作室,我感覺有點像總鋪師,沒有廚房去別人家裡煮飯的感覺」,張立人如此形容這幾個月布展的狀況。

「戰鬥之城.終」展場照二,北師美術館提供|汪正翔攝影
Photo Credit: 北師美術館提供,汪正翔攝影
《戰鬥之城.終》展場照

也確實,北師美術館於開展前一個半月開放空間讓藝術家進駐;展期間,張立人以二樓展場的大型模型重新拍攝《戰鬥之城第一部:臺灣之光》的「二周目」,與14年前的自己對話,同時開啟作品的下一生命週期,並於閉展前在北師美術館舉行首映。

對於張立人藉由《戰鬥之城.終》描繪而出虛構且真實的城市,北師美術館也表示,猶如藝術家所創造出的沙盒,在加入不同性格的角色��規則設定後,便發展出複雜的敘事路徑。「張立人以生命作為一種敘事方式,構築一個複雜的多重顯影,層層疊疊地將自己的生活與作品交織起來,像是夢中還有一個夢,在生命的迷宮中還有另一個迷宮」。

最後,《戰鬥之城.終》被形容是獻給藝術家自身,也獻給因地緣政治而命定處於衝突世界最前緣的台灣,以及每位以自身狀態與現實戰鬥、努力生活著的人們。

展覽資訊

  • 名稱:《戰鬥之城.終》
  • 時間:2024.05.04-2024.07.21
  •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 詳情請點官方網站
「戰鬥之城.終」展覽主視覺
Photo Credit: 北師美術館提供
《戰鬥之城.終》展覽主視覺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