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解讀你的「金錢腳本」,先弄清楚父母如何形塑子女的金錢觀

《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解讀你的「金錢腳本」,先弄清楚父母如何形塑子女的金錢觀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社會與同儕的雙重施壓下,想將正確的金錢觀與儲蓄概念傳授給子女簡直難如登天,更慘的是很多父母自己也不具備相關知識。父母給你的建言或許��問題,也有可能根本就是錯的,但「無視這些財務和金錢關係建議」與「愛父母」這兩件事是可以並存的。有時候,你要做的事就是告訴自己向前走,以及修正錯誤的觀念。

文:布拉德.克隆茨(Brad Klontz)、愛德華.霍維茨(Edward Horwitz)、泰德.克隆茨(Ted Klontz)

第二章 父母:世代傳承的財務行為DNA

你是父母結合後誕下的產物,所以你與金錢的關係也由他們形塑。

請回想父母與金錢的關係,他們成長於富裕的環境中嗎?他們出身貧困人家嗎?他們來自中產階級家庭嗎?家庭財務狀況對他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他們滿意原生家庭的社經地位嗎?他們不滿自己的家境嗎?他們會因為比身邊的人貧窮或富有而感到羞愧嗎?

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明確知道自己可以不用為錢擔心,還是在年紀還小時就被迫自力更生?他們的父母傳遞給他們的金錢觀念是什麼?他們的文化背景如何影響他們與金錢的關係?有沒有什麼歷史事件影響他們與金錢的關係?

你覺得他們(成年後)對自身財務狀況的滿意度多高?他們滿意自己目前的成就嗎? 他們是否感到懊悔或沮喪?

如果你不知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要太驚訝,因為金錢在我們的文化中是禁忌話題。大多數人一談到錢就被羞恥感包圍,所以會儘量避免去想,更不可能與子女聊這個話題。然而, 父母的金錢經歷絕對會影響子女與金錢的關係,所以了解他們有助於釐清你的金錢觀與財務行為。若你的父母還健在,我們希望你和他們促膝長談,聊聊他們與金錢的關係;若他們已不在人世,就從其他長輩口中打聽,問他們與你的祖父母有關的���題,要是他們知道更上輩的故事更好。當你能對家族的歷史瞭若指掌,便能徹底了解並掌握自身財務心理。

請回想父母撫養你時的用錢狀況,你們家的理財風格是什麼?你們都怎麼討論與金錢相關的話題?你的父母在用錢這方面的意見一致嗎?金錢話題會在你們家引發爭端嗎?還是大家乾脆隻字不提?你的父母傳授給你哪些金錢知識,是透過言教還是身教?

花點時間去探索父母的金錢經歷,你更能了解自己的財務觀念與決策。身為子女,你可以近距離觀察父母,於此同時,你也活在他們為你創造的世界裡。父母建構你的初始金錢思維框架,無論是好是壞,他們對金錢的看法都會深深影響你的財務心理。

回想自己的父母,以及他們與金錢的關係後,你學到了什麼?你的內心有什麼感受?我們與父母的關係總是一言難盡,揉合各式各樣的情緒與經歷。此外,比起其他生物,人類在幼年時需要的照護、餵養與保護時間更長。

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就是相較於其他物種,人類受父母的影響加倍深遠,我們也會從中習得大多數社會化元素,包括人際關係、自我意識與自己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兒童會透過觀察父母的言行調整自身行為,並完成社會化的過程, 無論結果是好是壞,我們都會帶著這些印記進入社會。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性格、行為與社會觀會在七歲時定型。

研究指出,人對金錢的觀念與財務行為大致上也會遵循這套學習模式,我們對金錢與人際關係的一切見聞將終生影響我們。這些童年經歷會形塑我們的金錢觀,並進入我們的潛意識。人的財務行為會受金錢觀影響,金錢觀也會決定一個人將來有多成功。你的財務觀會影響你的財務行為、決策與金錢關係,而其潛意識表徵就是眾人常說的「金錢腳本」(Money Scripts®。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一切與財務相關的互動、決策、討論、關係與行為都源自金錢腳本。

既然金錢腳本對個人財務如此重要,我們自然要徹底搞懂這個概念。本書第九章會教你如何解讀自己的金錢腳本,現在要先弄清楚父母如何形塑子女的金錢觀。

出自童年教養的金錢思維

基本上,我們可以將自身財務問題,甚至是人際關係問題通通歸咎到父母身上,因為一個人的財務觀與行為有很高的機率都是衍生自童年經歷。雖然你的財務行為已經被寫在金錢腳本上了,但最終每個人都必須為自身行為負責。所有財務心理學界相關研究中,與金錢腳本及其影響力相關的研究正在快速發展。許多財務專家都明白,唯有了解財務行為,才能解決客戶的財務需求。

人類學的研究主體是人類社會,這是一門相當有趣的學科。進行文化研究時,人類學家通常會徹底沉浸在該文化中,與當地居民共同生活,時間從數月到數年不等。他們不僅會投入在地文化,也會觀察居民,嘗試從文化的角度解讀眾人的行為。

你應該沒那麼多錢聘請人類學家搬進來與家人相處一整年,所以我們建議你自行研究。你先前與父母、兄弟姐妹與其他家庭成員的聊天內容,就是最重要的數據。在訪談過程中, 你通常會得知一些之前從未聽過的故事,這些事件有時可以使你更了解父母的財務行為。

訪談家族成員時,請問他們下列問題:

  • 你們成長在什麼樣的財務環境中?
  • 你們父母的理財風格是什麼?
  • 祖父、祖母成長在什麼樣的財務環境中?
  • 你覺得自己的社經地位如何?
  • 你從父母身上繼承到哪些金錢觀?
  • 你犯過最大的財務錯誤是什麼?你最大的財務成就是什麼?

這些問題通常都能讓眾人們滔滔不絕聊起往事,你可以趁這個機會打開耳朵,讓他們盡分享與金錢有關的回憶和經歷。你可以選擇錄音或做筆記。訪談結束後,請檢視內容,看能不能找出一些模式。

眾人的故事是否都圍繞著特定主題展開?眾人的金錢觀為何?父母的童年經歷是否有差異?這些差異如何影響他們與金錢的關係?你能否在自己身上看見父母的金錢觀?父母的教養方式對你與金錢的關係產生什麼影響?

這類研究得出的結果相當重要,也能讓你更了解自己的金錢思維。你可能會漸漸理解父母對你的教養方式,他們和你一樣,也是父母教養與童年生活環境的產物。別忘了,你的孩子是家族財務遺產的下一批繼承人,所幸現在還不算太遲,你還有時間「修改」你對子女的影響。

錢能助人,亦可傷人

使用可支配所得幫助親朋好友是件好事。錢在人生中各種機遇、轉折與關鍵時刻都能派上用場。你可以借錢給親朋好友,讓他們支付房屋頭期款、學費、婚禮費用、搬家費,或是用於創業。即便你沒有主動開口要求,或是最後根本用不到,光是知道父母或家庭成員可以當你的經濟後盾,就能令人感到安心與自信。身為有能力提供金援的父母,這種助人的機會使你感覺到自己是重要的、獨立的,也能將自己與子女和孫子女的生活連結在一起。

大多數人在年輕時有過相同的經歷,那時的我們沒什麼存款,也不夠獨立,若父母能在此時幫我們度過財務難關,絕對是好事一樁。無論這筆錢是無償給予或借出的,金援都能滿足人類內心深處對連結的需求。

然而,提供金援也有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在很多情況下,金援(或是承諾提供金援) 反而造成傷害。舉例來說,有時金援會助長他人不負責任的財務行為,使對方養成負面的消費習慣,或是做出不存錢、不思進取等自我毀滅式的行為。我們在研究中稱這種行為是「財務縱容與財務依賴」,詳細內容請見第三章。

有時候金錢會成為家人互相傷害或箝制的工具,金錢可以將我們與親近的人緊緊連結在一起,導致我們最後選擇用錢營造彼此相連的感受,最終衍生出財務糾纏的模式。財務糾纏的意思是家庭成員間對錢的界線不夠明確。我們研究發現,財務糾纏現象普遍發生在高收入男性身上,不過此現象會影響到所有家庭成員。財務糾纏包括向年幼的子女透露太多財務資訊,或是將他們捲入成人的財務問題。

其他常見的例子還有:

  • 離婚的伴侶利用孩子傳遞財務訊息,例如:「叫你媽把欠我的一百塊美元還給我。」
  • 向孩子宣洩自己的財務壓力,例如:「我真的繳不出這個月的房租了。」
  • 叫孩子去接債主打來的電話;
  • 嘲諷孩子父母的財務狀況,例如:「你爸沒付贍養費,所以你不准買手鍊。」

將孩子拉進成人的財務世界會影響他們日後與金錢的關係,有些孩子可能會因參與成人事務而感到自己受重視,但他們的心理其實根本無法接受與處理這些訊息。因此,財務糾纏的經歷通常會使兒童感到焦慮與不安。跟孩子聊與錢相關的話題確實很重要,但請不要與他們分享過多財務資訊。

至於「過多」的界線在哪裡,你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題測試:「這個話題會使我產生負面情緒(例如:恐懼感、負罪感或憤怒)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要和孩子分享這條訊息,而是與成人討論,而且最好是專業人士。有財務壓力或問題不是什麼丟臉的事,重點是不要讓孩子分擔你的壓力,以免傷到他們幼小的心靈。

影響孩子一生的「財務糾纏」

艾倫(Allen)一家人的財務狀況普普通通,他的父親佛雷德(Fred)是當地大學的理科教授,也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艾倫一家共有五口人,分別是父親、母親(珍〔Jane〕)、兩個女兒與唯一的兒子艾倫,眾人仰賴父親微薄的薪水度日。佛雷德是個傳��的父親,有點像那種永遠都在辦公室或家庭實驗室裡測試新假說的瘋狂科學家,與子女的關係有點疏離。總的來說,艾倫的家庭在一九五○、六○與七○年代過著典型中產階級的底層生活。

到了一九八○年代,佛雷德的研究產出顛覆性的成果,於是他便和大學拆分研究成果的所有權,辭去教職轉戰商界。佛雷德靠著自己的創新發明打造市值數億美元的企業,所有權也全都掌握在他與妻子珍手上。到了耳順之年,佛雷德已經成了超級大富翁,話雖如此,他和珍手上其實根本沒有多少現金,他倆完全不曉得如何管理這筆天降的財富。最後他們選擇將數千萬美元的財產分給子女,讓他們能「好好在家享福」,並讓孫子女不用和「過去的自己一樣為錢所苦」。三姐弟中其中一人進入父親的公司學習經商,最後接管整間企業。

二十年後,珍撒手人寰,並在遺囑中給兩名不在公司上班的女兒留下每人一億美元的現金與資產,接管佛雷德公司的艾倫繼承的現金不到另外兩人的一半,但卻獲得了企業五○% 的股權。繼承大筆現金與資產的兩名女兒相當開心,而且對父親事業絲毫不感興趣,三人都認為母親的資產分配既公平又合理。到了佛雷迪準備退休時,長期經營公司的艾倫也順理成章的繼承父親的事業。

又過了十年,當年拿到大筆現金的兩姐妹不僅早已將遺產揮霍得差不多了,還飽受負面的人際關係與藥物濫用折磨。就在兩人的存款愈來愈少時,她們看到父親的事業蒸蒸日上, 紛紛覺得母親的遺產分配虧待自己。於是她倆一紙將弟弟告上法院,原本的手足之情也被憤恨所取代。艾倫既受傷又憤怒,因為大家都覺得他為公司付出的所有心血理應歸給另外兩位「揮金如土」的姐姐「所有」。兩個姐姐還趁機拉攏癡呆的老父親,聯合起來對付在公司運籌帷幄的弟弟。

最後,為了保留家庭殘存的最後一絲親情,並在佛雷迪還在世時與兩名姐姐重歸於好,艾倫同意將公司出售且均攤所得,但眾人隨後又因公司的估值與售價吵得不可開交。

幾年後,佛雷德去世,他手上握有的五○%股權也平均分給三名子女。雖然三姐弟現在都已是��、七十歲的老人,但他們的官司依舊打得如火如荼。艾倫依舊把持著股權,也將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時至今日,他們在法庭上已經纏���超過十五年,彼此也互不往來。他們已經彼此作對的時間太長,對彼此的恨意也太深,很有可能三人早就忘記自己到底在爭什麼。

他們本應用無盡的財富頤養天年,最後卻將時間浪費在爭奪幾百萬美元上。佛雷德與珍的子女也有自己的孩子,他們各個含著金湯匙出生。他們每家人都有數架私人噴射機,無論孩子想要什麼,他們都能滿足,甚至還為子女舉辦規格堪比王室的婚禮。

佛雷德與珍的子女總是會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所以他們什麼都不缺,無論是紐約市連排住宅、好萊塢公寓套房、跑車或花不完的零用錢,他們應有盡有。但佛雷德與珍的孫子女幾乎無一例外,全都受糟糕的人際關係與藥物濫用困擾。他們很快也會有自己的孩子,你認為他們人生故事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以上這類故事在富貴人家並不罕見,你覺得生在中產之家的艾倫更快樂一些,還是有錢的艾倫更幸福?你覺得有錢真的能改善生活,讓家人過得更幸福嗎?相關研究全都給出否定的答案,並不斷指出:在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之中,金錢與幸福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性。

理財知識教育的兩難

人在年輕時總是會認為父母永遠知道正確答案,這可能是因為自我們能獨立思考那一刻起(大約四、五歲時),就會開始丟出各式各樣的問題,父母也總是會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回答,讓話題就此打住。然而,當孩子提出的問題與錢有關,父母的答案就會被寫成一套草稿,即便是在廚房或餐桌上一句無心的話語,也有可能影響孩子好長一段時間。

舉例來說,當孩子提出想要什麼東西,換來的回答卻總是:「不可以,我們買不起。」 你覺得他們的小腦袋會如何解讀這句話?他們可能會認為「家裡沒錢」,或是「家裡錢不夠」,這類金錢腳本將導致孩子長大後成為工作狂,以確保家中永遠都有充足的錢。按照這種腳本生活的人內心會有一種匱乏感,而且會藉由過度消費擺脫這種感受。也或許孩子心中會產生習得式無助感,認為既然錢永遠不夠用,存錢與努力便毫無意義。

這些看似天真的答案與單純的邏輯,會成為孩子未來財務決策的基礎,由於許多家庭談到錢時總是輕輕帶過,這些誤解與錯誤解讀通常會在孩子內心悄然生根,想在這種基礎上為家族打造健全的財務決策可能沒什麼效果。同理,我們父母的金錢觀與財務行為也是來自於他們的父母,每一部家族金錢腳本都會受到該世代家庭成員的金錢閱歷影響,這些轉折點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並有可能改變家族金錢腳本的走向。

二○○八年的次貸危機是一個���務轉折點,當時有許多家庭過著入不敷出的苦日子,亦有不少人對銀行、股市與房產所有權的看法改變,他們的孩子自然也會接觸到這些新觀點。研究指出,相較於之前的世代,千禧世代的人買房慾望較低,也不太信任股市。此現象之所以會出現,並不是一些人認為的學貸問題,是因為他們認為買房不一定能累積財富。然而,千禧世代前的兩個世代皆認為房產所有權能帶來資產,這種資產正是創造財富的關鍵。

在撰寫本書期間,美國房產所有權比例已接近歷史新高,大多數市場的地產價值也已回到、甚至突破二○○八年前的水準。此外,三大股市指數的表現也已超越二○○八年前的狀態,正朝歷史新高邁進。

你一定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你的父母對金錢管理與金錢關係的觀念,不一定永遠都是對的。或許有些人已經因為年紀漸長領悟到這個道理,但請不要苛責父母,他們的處世之道也來自於自己過去學到的教訓。你能看出自己哪些金錢觀與財務行為是源自父母嗎?

不少父母會因為是否要讓子女接觸現實而陷入兩難,我們一方面希望他們知道父母賺錢有多辛苦,並認識到金錢的價值;另一方面又不想讓他們煩惱錢的事情。然而,學習、建立與金錢相關的正確知識和概念是人生的要務。我們的孩子生活在高度物質化的世界,並藉由消費融入社會,而且每天都要接受社群媒體的轟炸。電視上播放著宣傳負債的廣告,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與錢有關,財富、名氣、成功與名人,儼然已成為人類文化的焦點,占據孩子所有的視野。

在社會與同儕的雙重施壓下,想將正確的金錢觀與儲蓄概念傳授給子女簡直難如登天,更慘的是很多父母自己也不具備相關知識。父母給你的建言或許有問題,也有可能根本就是錯的,但「無視這些財務和金錢關係建議」與「愛父母」這兩件事是可以並存的。有時候,你要做的事就是告訴自己向前走,以及修正錯誤的觀念。

接下來,我們會詳細講解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金錢思維。別忘了,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懂得所有與錢相關的知識,還知道如何正確理財。我們可以透過學習建立健康的金錢思維,若你從父母身上繼承到的金錢思維需要修正,為了你的子女著想,請盡早動工。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7步驟逆轉價值思維,遠離「自毀式用錢行為」,世代財富不泡沫化的金錢腳本》,樂金文化出版

作者:布拉德.克隆茨(Brad Klontz)、愛德華.霍維茨(Edward Horwitz)、泰德.克隆茨(Ted Klontz)
譯者:朱家鴻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金融心理學家結合演化論、心理學、行為經濟學

讓你徹底解脫「財務焦慮」

談到「錢」,人類大腦其實還處於石器時代。研究證明,人類天生不具有適當處理金錢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儲蓄或不超支如此困難,財務自由如此難以實現。

儘管不斷有財務專家提供大量資訊和警告,但很多人的財務狀況非常糟糕。我們的本能並未比40萬年前獵捕猛獁象的祖先進化多少;甚至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五花八門的金融商品問世,現代人的理財能力不進反退。看到以下調查,你可能會大吃一驚:

  • 每四人當中,有三人視金錢為壓力來源;
  • 45%的人完全沒有存款;
  • 近四成的人拿不出12,000元現金,或是擁有等值存款、信用卡額度來應付緊急事件。

甚至,你可能也是羞於啟齒的其中一員:

  • 一談到個人的財務狀況,你就頭大嗎?
  • 你被警告過花費(或儲蓄)過多嗎?
  • 與子女、父母或配偶溝通金錢問題時,是否遭遇重重阻礙?
  • 有沒有人提醒過你,家中堆了太多雜物?
  • 你是那種只要逛網路商店,就一定會買東西的人嗎?

再這樣下去,就會和曾經稱霸一方卻不幸絕種的猛獁象一樣,明明生活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卻忽視存亡的關鍵!

三位財務心理學療法專家透過本書要告訴你,以上所有財務行為、決策與金錢的問題,其實並不完全錯在你身上,而是與潛意識中的「金錢腳本」有關。

▍改寫「金錢腳本」,

走向富有或滅絕的關鍵!

金錢腳本驅動我們的財務行為。人之所以會發展出金錢腳本,是為了讓自己理解金錢與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

我們在兒童時期就開始學習金錢腳本,它一部分源於家族歷史,另一部分則來自個人生活經歷。有些人會認為錢永遠都不夠用,所以不想努力了;反之,也有人因為太過擔心自己「永遠賺不到足夠的錢」,即便已經賺了好幾百萬,也無法放心享受財富。

堅持不正確的金錢腳本不僅沒有好處,還可能導致自毀式的財務行為。有專家甚至指出,你的收入高低,有九成是取決於你的金錢腳本!

你屬於以下哪一種金錢腳本?

  • 金錢迴避:認為錢是不好的東西,或是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錢。例如:忽視銀行對帳單、超額消費、在財務方面縱容他人、財務依賴、無法控制預算。
  • 金錢崇拜:深信只要擁有更多錢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問題在於錢永遠都不夠花。例如:背負卡債、衝動消費、打腫臉充胖子。
  • 金錢地位:認為個人淨值等於個人價值,裝出一副自己是有錢人的樣子。例如:超額消費、成為賭徒、隱瞞日常開支。
  • 金錢警覺:警覺心很高,小心翼翼,相當在意自身財務狀況。例如:自己工作賺錢、努力存錢、不太使用信用卡購物。

想在個人財務領域有所斬獲,就必須先認清自己的金錢腳本,甚至在必要時修改腳本。

▍七步化身為「金錢猛獁象」

邁向個人財務目標

每個人與金錢的連結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它不但會影響我們存錢、花錢與投資的方式,甚至會影響世界觀。為了讓你成為擁有雄厚實力、財務健全的「金錢猛獁象」,本書不但展示如何克服根深蒂固的演化和心理障礙,並且使用經過驗證的技巧,提出七條財務生存守則:

  • 第一步:鎖定三項財務目標;
  • 第二步:測試你對目標的熱忱;
  • 第三步:為目標命名;
  • 第四步:訂下實現目標的期限;
  • 第五步:找出財務目標近身照;
  • 第六步:開立子帳戶;
  • 第七步:將成功自動化。

沒人能保證將來不會再爆發財務危機,事實正好相反──危機勢必再度爆發。利用本書改變自身觀念或行為,從自己與前人的錯誤中汲取教訓,進而成功做出理性決策,才是免於財務滅絕的解決之道。

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瑪象-立體書封-72dpi
Photo Credit: 樂金文化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馮冠維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