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人物】EP12|醫生特別容易跑去從政?被喬瑟夫模仿過的切・格瓦拉是誰?

【國際大人物】EP12|醫生特別容易跑去從政?被喬瑟夫模仿過的切・格瓦拉是誰?
Photo Credit: TNL / 鄭宇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切・格瓦拉的形象其實沒那麼完美,也不只是富有理想的革命領袖。在古巴革命的過程中,還有古巴新政府建立的初期,那些跟舊政權相關的人,還有戰鬥過程的逃兵,都被格瓦拉視為「革命的敵人」而迫害或處決。這些事件也讓格瓦拉的革命鬥士形象,蒙上一層侵害人權的陰影。

文:陳韻安

滿臉的落腮鬍、黑色的貝雷帽,相信很多人對這個logo都不陌生。這個常常出現在T-shirt的圖案,其實是古巴革命重要人物——切・格瓦拉的頭像。他本來是個醫生,卻跟台灣的賴清德和柯P一樣,脫下醫師袍轉身投入政治。

OP-1_格瓦拉T-shirt_GettyImages-73960676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為什麼切・格瓦拉要放棄人人尊敬的醫生生活,跑去打游擊戰搞革命?又為什麼去世快60年的他,到現在還是有影響力的流行象徵,連喜劇演員喬瑟夫都曾經模仿他?這一集,讓我們來了解切・格瓦拉,是怎麼從莽撞的屁孩,蛻變成為理想奮鬥的革命領袖。

一生走革命路線的切・格瓦拉,本來是中產階級的文藝青年

切・格瓦拉在1928年,出生在阿根廷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的本名其實是埃內斯托・格瓦拉,「切」這個名字是拉丁美洲國家,對阿根廷人的暱稱,意思是「老友」或「哥兒們」。

1-1_10歲格瓦拉(最左)_PD_Chefamily
少年時期的切・格瓦拉(左一)與家人的合照

格瓦拉從小就有氣喘,所以他的童年,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臥床。那個年代的阿根廷沒什麼兒童讀物,也沒漫畫可以看,所以格瓦拉用來打發時間的書,竟然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高深作品。在這段治病時期的大量閱讀之下,不只讓格瓦拉培養出對文學的熱愛,也讓他養成了用日記來記錄生活和創作的習慣。

不過,格瓦拉這位文藝青年,雖然非常喜歡文學,但是他大學讀的是醫學院。大學時期的他,夢想是當個研究者,想要做出一些對人道價值有幫助,但是又可以達成個人成就的事。至於那是什麼事?格瓦拉當時也不知道。

當我們覺得對未來很不確定的時候,很多人可能就會想要出去走走,去環個島或是當交換學生,來改變一下看事情的角度。格瓦拉當時就決定,要從醫學院暫時休學,跟學���來場「壯遊」。只不過他的壯遊規模有點大,是要騎機車環遊南美洲。

其實出發之前,格拉瓦單純是受夠了學校、醫院、考試,這樣重複的日子,所以嚮往一段無拘無束的生活。只是他沒有想到,這個長達9個月的旅行,會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

摩托車之旅的衝擊,讓切・格瓦��走上革命之路

當格瓦拉和他的學長,在1951年從故鄉阿根廷出發的時候,兩個人還只是莽莽撞撞的毛頭小子,9個月的旅行過程中,充滿了讓人傻眼到不行的經歷。

在格瓦拉的日記中,就寫到他們的機車命運非常坎坷,一路上不停地壞掉、維修、修好再上路,一直到他們出發快3個月的時候,機車終於受不了折磨而報銷了,讓他們從有車階級,變成無車流浪漢,接下來的旅程,都靠搭便車或是走路完成。

而1950年代的南美洲,當然不像台灣有高密度的便利商店,可以隨時補充食物。所以格瓦拉和學長不只是厚著臉皮搭便車,也到處利用善良人民的同情心,來打工換宿或是得到食物。

他們甚至曾經沒買票就溜上船「偷渡」,去打工的時候,也會想辦法偷偷摸走一些東西,或是靠著在果園打工狂嗑水果,來填飽肚子,真的可以說是騙吃騙喝,完全就是屁孩的行為。

但是當這場旅途再往下進行的時候,格瓦拉本來單純想要看看世界的心,卻慢慢開始有了變化。身為醫生的格瓦拉,在智利遇到一名身體狀況很差的老婦人,格瓦拉手上的藥物,或許能暫時讓老婦人好一點,但是貧窮、階級制度帶來的惡劣生活環境,卻是格瓦拉無法改變的事情。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讓他開始有了一個念頭,那就是想要改造不公義的社會。

接著當格瓦拉和學長,在智利參觀全世界最大銅礦的時候,除了礦區惡劣的生活環境,讓格瓦拉覺得心裡很難受之外,智利政府和美國企業,對於礦區經營權的爭奪,也讓他的政治意識開始覺醒。

等等,只是去參觀個礦場,為什麼會影響一個人的政治立場呢?其實格瓦拉在旅程中,所感受到的貧窮、階級制度等問題,跟當時美國對中南美洲的政策有關。

我們以前上歷史課的時候,可能都聽過「門羅主義」這個名詞,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就是美國當時喊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這個口號,要求歐洲的殖民宗主國,不要再干涉美洲事務。但是美國實際上卻自己用金錢、軍事力量等方式,讓中南美洲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都朝著對美國有利的方向發展。

3-16_門羅主義漫畫_TNL_Getty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於是,在結束9個月的旅程之後,格瓦拉就在日記這樣寫著:「寫這本日記的那個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就已經死了......漫遊南美洲對我所造成的改變,遠超過我所能預見。」

當格瓦拉親眼看過拉丁美洲長期以來,在西方資本主義下所受到的影響之後,他產生了一個信念,那就是要解決拉丁美洲的貧窮和壓迫,只有透過武裝革命和共產主義。

從這個時候開始,格瓦拉有了明確的目標,他思考著要怎麼一邊當醫生、一邊斜槓進行革命,直到他遇到卡斯楚兄弟,也就是後來的古巴領導人,格瓦拉才終於決定脫下醫師袍,專心幫助卡斯楚兄弟進行古巴的革命。

古巴革命讓切・格瓦拉一戰成名,為何他最後卻死於非命?

來自阿根廷的切・格瓦拉,為什麼會跟來自古巴的卡斯楚成為莫逆之交,還決定加入古巴革命的行列呢?當兩人在墨西哥相遇之後,格瓦拉在日記裡寫下這樣的文字「在墨西哥城的一個寒冷夜晚,我會見了他(卡斯楚)。我記得,我們首次談話內容圍繞在國際政治上。從深夜至拂曉,短短數小時裡,我儼然未來遠征隊的一員。」

就跟台灣歷史上的各個社會運動一樣,卡斯楚會起來革命,也是因為看到社會上的不公不義。當時的古巴政府,是由美國扶持的獨裁政權,而推翻來自西方國家的壓迫,不只是卡斯楚的目標,也正符合格瓦拉的理念。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一起經歷了4年多的戰鬥之後,終於在1959年革命成功。

在經過古巴革命的洗禮之後,格瓦拉的游擊戰鬥能力和指揮能力,都變得非常強大,讓他成為新政府的重要領導人物。但是格瓦拉雖然學歷和經歷都很突出,卻沒有因為掌握權力就變得目中無人,反而是積極地以身作則,很親民的跟著人民一起在田裡砍甘蔗,或是參加建築工作

但是格瓦拉的魅力還不只是這樣,身為古巴革命的推動者,他大部分的時候,都非常積極的宣傳革命的經驗,還寫了不少著作來解釋理念。但是當格瓦拉看到一些革命的缺點的時候,他的態度也是坦然面對並指出問題,不會想要把缺點藏起來。正是因為格瓦拉這種親民、坦蕩的風格,還有在古巴革命裡的顯赫戰功,讓他贏得古巴人民的喜愛。

4-6_格瓦拉親民GettyImages-82091835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而在古巴革命成功之後,立了大功的格瓦拉,先是在古巴政府裡面,擔任部長級的重要職位,但是沒過幾年的時間,他就離開政府,回到革命打游擊戰的生活,最後甚至被射殺身亡。到底這幾年的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格瓦拉才39歲,就英年早逝呢?其實這一切,都跟國家利益有關。

我們可以用現代的職場生活,來想像格瓦拉的遭遇。格瓦拉和古巴領導人卡斯楚兄弟,就類似共同創辦人的角色,一起創立了古巴這間新創公司。但是美國、西方國家這些傳統公司,以前可以獨佔中南美洲的市場,賺得口袋飽飽,現在古巴新創公司出現,自己掌握資源,還把他們的利益分走一大半,收入變少的美國等國家,當然是很不高興,也想要用一些方法,拿回自己的利益。

但是革命出身的格瓦拉,當然不會忍氣吞聲,他曾經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指責美國在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幫助下,企圖入侵剛剛立國的古巴,讓美國很尷尬。接下來格瓦拉為了讓古巴新創公司,可以更好的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就又跑去找美國的死對頭,也就是中共和蘇聯,想要找其中一個當靠山。

最後古巴選擇讓蘇聯當金主,雖然因此得到了蘇聯提供的軍事顧問,還有軍事武器裝備,但是古巴新創公司,好像也因為受到太多蘇聯金主的影響,因此慢慢失去自主權,變得有點像是蘇聯的子公司,發展的方向跟格瓦拉的理念,有了很大的差距。

於是本來滿懷熱情,想要透過古巴經驗改變世界的格瓦拉,就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留在古巴不能夠實現他的目標。

當我們發現沒有辦法在工作上,達成自己的目標時,很多上班族就會選擇辭職。格瓦拉也做了同樣的決定,他留了一封告別信給卡斯楚之後,就離開古巴,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繼續把革命思想傳播到其他地方

離開古巴之後,格瓦拉先前往非洲的剛果,但是努力了7個月之後,這次的行動就以失敗收場。後來格瓦拉又前往南美洲的玻利維亞,但是他沒有發現,這次他要戰鬥的對象,是在美國中情局的協助和訓練之下,變得更加棘手難纏的玻利維亞政府軍。但是格瓦拉已經不是能代表古巴發聲,甚至在國際上讓美國難看的大人物,為什麼美國還要緊咬著格瓦拉不放,甚至追到玻利維亞呢?

其實根據中情局解密的文件,美國政府擔心革命後的古巴,會把共產主義推廣到拉丁美洲其他國家,所以才對於格瓦拉的行蹤特別關注。於是在中情局的介入之下,格瓦拉最後被抓到,而且隔天就在玻利維亞政府的命令下,被射殺身亡,結束了短短39年的人生。

切・格瓦拉已經去世近60年,為何到現在還有影響力?

格瓦拉當時被迅速地槍殺,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玻利維亞政府認為,如果讓格瓦拉接受審判,會讓世界關注他,還可能引發對格瓦拉和古巴的同情。因此在格瓦拉被處決之後,玻利維亞政府可能是為了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所以把他的遺體,送到一間醫院公開展示。沒想到這個決定,反而讓格瓦拉成為國際媒體報導的焦點,也讓他放棄富裕家庭和醫生職業,投身國際共產革命的故事廣為人知

不過,如果用客觀的角度來看,格瓦拉的形象其實沒那麼完美,也不單純是富有理想的革命領袖。在古巴革命的過程中,還有古巴新政府建立的初期,那些跟舊政權相關的人,還有戰鬥過程的逃兵,都被格瓦拉視為「革命的敵人」而迫害或處決。這些事件也讓格瓦拉的革命鬥士形象,蒙上一層侵害人權的陰影。

然而格瓦拉雖然有兩極化的評價,他的形象還是繼續被使用,在格瓦拉去世將近60年的時間裡,他的名字的意義被擴大了,從革命、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同義詞,變成更廣泛的「反叛」的象徵。因此在不同的國家,都有人舉著格瓦拉的旗幟走上街頭,用他的形象,代表對政府、對種族主義,或是對其他不公義事情的反抗。

5-6_香港抗議GettyImages-56425563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切・格瓦拉自己曾經說過「革命不是熟了就自動掉下來的蘋果。你必須讓它掉下來。」或許在他39年的人生裡,沒有辦法達成解決拉丁美洲貧窮和壓迫狀況的目標,但是他為了達成使命而奉獻生命的熱情,或許才是他留給後人、鼓勵人們為目標而奮鬥的精神遺產,也才是他的形象,一直到現代都還有影響力的原因。

【國際大人物】是一個從人物角度看世界的節目,每個月利用人物故事,向觀眾介紹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人物,點進影片來看看吧!完整節目列表請點我。歡迎訂閱關鍵評論網YouTube頻道,才不會錯過新片訊息。

延伸閱讀

影片參考資料

  1. 切·格瓦拉——從古巴英雄到世界偶像- BBC News 中文
  2. washingtonpost.com: Companero: The Life and Death of Che Guevara
  3.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Ernesto Che Guevara著,梁永安、傅凌、白裕承譯。
  4. The Birth of a Revolutionary: The Rise of Ché Guevara, Derrick M. Saenz-Payn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tanislaus
  5. Motorcycle Diaries" Shows Che Guevara at Crossroads
  6. 歷史上的今天》12月2日──影響美國外交政策超過一世紀「門羅主義」問世
  7. 魔幻拉美》游擊隊員vs.文學家:閱讀切.格瓦拉(上) - 自由評論網
  8. Che Guevara (1928-1967) | American Experience | Official Site | PBS
  9. Che Guevara | Biography, Facts, Books, Fidel Castro, & Death | Britannica
  10. Statement by Mr. Che Guevara (Cuba) before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on 11 December 1964
  11. Who was Che Guevara? | Government News | Al Jazeera
  12. Che Guevara and the CIA in the Mountains of Bolivia
  13. The Death of Che Guevara: U.S. declassified documents

責任編輯:陳韻安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