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大学生活是进入大学校园后面临的“第一课”。对于大学生来说,生涯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关乎职业起步,更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事实上,虽然大学生群体均认同一份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为未来发展提前做好准备,但大部分学生的规划和计划比较模糊。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赵心指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之前接受的多为通识类、综合素质教育,刚进入大学时还处于懵懂状态,对专业认知不深,对大学生活也还处于逐步适应的阶段。这时,很多新生会有从众心理,“别人参加什么社团,我就参加什么社团,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对于自己的发展定位并不清楚。”还有一些新生,结束了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业,进入大学后开始“报复性呼吸自由的空气”,松散地度过一两个学期后,才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生涯规划应从何时开始?如何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制定适合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如何在时代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赵心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是从容地提前谋划。“对大学新生来说,生涯规划越早越好,能够帮助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辅助专业学习,并且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活动、竞赛、实践项目等。”


一般来说,高校都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系统科学地传授方法,帮助学生们认清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寻求专业所学与职业方向的结合点。


一方面,通过自我探索、认知和定位,处理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另一方面,学业与职业同步规划,认清学科的独立价值以及与未来专业和职业的关联;再者,勤于思考和实践,循序渐进建立所需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能力素养,明确未来的职业倾向与发展可能性。


实际上,生涯教育不仅包括生涯课程,也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全方位。大学生的在校经历与就业结果有着密切联系。


赵心建议新生们,带着问题意识去进行生涯规划,带着自主探索意识去过大学生活,发现自己的潜能。大学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平台、资源供学生们去探索体验和利用,包括图书馆、云平台等丰厚的学习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专业竞赛等。“可能有些同学进入大学后不太重视这些机会,错失了很多可贵的资源。”


大一大二阶段,赵心建议大学生们多参加一些竞赛,一方面,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课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到更高的平台,看看各个院校的同龄人都在关注什么,从而拓宽视野、激发潜能、促进自身成长。


到了大三大四,同学们则要充分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寒暑假实践的机会,深入一线,建立对于行业领域的认知,打磨自己,查找自身欠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


针对不同的规划方向,在大学期间要重视的事项也是不同的。赵心举例说,如果希望以后从事学术科研,那么在大学的学业进程中,要下更多功夫,多与专业课老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科研成果、科研团队,关注老师们参与的学术论坛、课题研究,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题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认知和实践能力。


如果希望考研或是出国留学,在大三的开始就要选择目标院校、着手准备。如果希望出国留学,还要加强语言学习,包括准备托福或雅思考试等,申请所需的成绩单、各种证明、推荐信等也需要提前准备。


转专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


结合兴趣和适配度,不要只追求热门专业


对于转专业,各高校的具体规则不尽相同。部分高校要求学生的学分、绩点要达到一定数值,也有学校对转入、转出的人数进行限制,还有高校设置笔试或面试考核,考生满足条件方可转专业。


近年来,部分高校逐步放宽转专业限制,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2023年,吉林大学宣布放开本科生转专业的转出限制,本科生在大一、大二时均可以报名参加转专业,且不限制转出比例,学校不再组织统一的笔试,报名的学生只需参加所报名专业组织的考核即可。


上海交通大学也宣布,“学校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调整修读的专业”,对各学院转出名额不设限制,不得因为成绩、已成功转过专业等原因拒绝学生的转出申请。


武汉大学近日也明确“学院内转专业无限制,同一学部内尽量满足,不同学部间适度满足”的原则,对原有转专业办法进行修订、完善。


在多年学生工作经验中,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赵心发现,学生想要转专业的原因一般有两大类,一是主观因素,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没有热情、不感兴趣、学不好,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学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因为滑档或者调剂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


“不要只追求热门专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适配度来做决定。”赵心建议,学生要认真评估自己的能力,理性地选择专业,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利用好大学的平台和资源,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过往也有同学转到新专业之后难以适应,不到一个月又申请转回去的情况。”赵心建议,当学生产生转专业的想法后,一定要和专业老师、学长学姐多沟通,对原专业和希望转入的专业进行充分深入了解后,谨慎地做决定,避免凭感觉草率地下定论。


北京市属高校毕业生李奇远(化名)曾在大二时成功转专业。对于这个问题,他建议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师资力量等,决定是否要转专业。另外,热门专业申请者相比较多,要结合自己的实力申请。


同时他提醒,转专业之后,在新专业需要有一个融入的过程,大概率会跟新专业的同学不在一个宿舍,平时接触机会减少,还要补之前落下的课程,需要额外花时间和精力,对这些都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辅修专业】


教育部曾提出,支持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辅修其他本科专业。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为分类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设置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三种学士学位类型。


先合理评估自身时间安排


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是通过高考招收学生,而辅修专业则为入学后遴选。


容易混淆的还有第二学士学位。记者了解到,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当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目前未就业的往届生。


对于全日制学生在本校自主选择读多个学位的,可以采取辅修学士学位方式。政策明确,辅修学士学位应与主修学士学位归属不同的本科专业大类,对没有取得主修学士学位的不得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原则上,辅修专业学生的遴选不晚于第二学年起始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辅修学士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对没有取得主修学士学位的学生不得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北京工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黎月(化名)拿到了该校辅修学位。他认为,对于那些想要增强就业能力,学习更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或不满意自己本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辅修。


“学生需要及时关注学校发布的相关信息,根据要求进行申请。在报名辅修之前,要合理评估自己的时间安排,因为辅修要占用相当多的时间,学分、课时、考试等要求跟主修专业基本相同,学生要做好牺牲业余时间的准备。”黎月说道。


自2022年春季学期,天津大学面向产业需求的导向开设“工程项目投融资”微专业,提供企业实训机会。 受访者供图


微专业


区块链、智能通讯、工程项目投融资……近年来,“微专业”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之一,包括深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陆续推出热门、前沿领域微专业项目。当前,越来越多高校加入微专业探索与实践大军,培养跨学科人才成了不少开设微专业的目标。


微专业相对灵活,帮助储备跨学科知识


“数字经济时代,单一学科背景和知识能力已无法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丰富专业和课程选择、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敏捷学习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及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此我们开始建设面向信息科技和产业前沿技术方向等的微专业。”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处长兼招生办公室主任卞佳丽透露,今年秋季新学期,北京邮电大学将开设人工智能、6G移动通信、领导力与商科思维等微专业。


大学期间,不少学生都会考虑再修读一个专业,满足兴趣爱好、增强自身本领和竞争力。那么微专业与传统专业到底有何不同?卞佳丽解释,很多高校设有辅修专业,一般来说辅修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的专业,课程设置“大而全”,可能需要修满30个左右学分(不同学校情况存在差异),完成辅修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拿到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或者辅修结业证。


相比之下,微专业的设置并不拘泥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可以瞄准某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来设置,根据学术前沿、技术发展、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等进行灵活设置。“比如说6G移动通信、领导力与商科思维等等,专业目录里面没有,但我们面向前沿技术和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就开设了相关的微专业。”卞佳丽说道。


“比如人工智能微专业,我们数理、人文、设计等非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这个微专业。大概5-6门课,能够掌握人工智能专业核心知识和技术,比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有了这样的基础,他(她)很容易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AI赋能的应用和创新。”


“我们的目标是面向未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他们可能会在未知领域开辟新赛道、引领行业的发展。对他们来说,单一学科背景和知识能力是不够的,需要具备跨学科交叉能力以及非凡的想象力。”卞佳丽表示。


卞佳丽总结称,微专业的最大特征就是灵活,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该专业或专业方向最核心的知识和技术,“可能也就十几个学分,一般来说是5-6门课程,甚至4-5门课程,学程较短。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灵活选择多个微专业进行学习。”


据悉,学校并不限制学生选修微专业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时间和专业学习需求来自行安排。完成要求学分后学生将获得微专业结业证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修习微专业获得的证书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学历证明。


卞佳丽建议,大学新生要以自己的主修专业为主,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基础上,对自己感兴趣、想了解的方向,可以考虑选择微专业学习。


学业焦虑


学习没有新鲜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压力大……成功跨过高考、进入心仪的大学之后,部分学生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学困生”。


多和导师师兄师姐交流破解“学业焦虑”

 

“很多人都会因为学业问题产生焦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0级本科生、朋辈心理咨询中心理事长杨暄婷做过的30多例个体咨询案例中,约五分之一案例是与学业相关的,“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会比较多,可能是不习惯大学的学习节奏,或者不知道上课如何记笔记,怎么去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到了大二大三可以感觉到大家对未来的考虑,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等。”


杨暄婷谈到,从高中进入大学后的确可能有一段过渡适应的“阵痛期”:以前的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大学学习,学生也要学会如何自主安排空闲时间,这些都需要从头学习,“紧张、迷茫、压力大的状态其实很常见。”


遇到学业问题,杨暄婷建议学生先学会分辨自己的情绪。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可以多寻求过来人的帮助,“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学业咨询,提供咨询的都是学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向他们寻求建议和帮助。”


如果发现学生的焦虑状态已经对其生活、学习产生了影响,便要鼓励学生思考焦虑背后的原因,是过于追求完美,害怕做不好?还是自我要求比较高,无法接受“泯然众人”的落差?抑或是其他未曾深入探索的原因。“焦虑其实是浅层次的情绪,它背后还有更深的东西。”


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杨暄婷认为,有时这属于一种应激保护机制,“高中阶段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下,到了大学突然放松了下来,觉得很虚无、没有价值感。”在杨暄婷看来,这需要和学生一起探索过往的高中经历,重新梳理如何应对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并重新制定个人成长发展的目标。


作为过来人,杨暄婷建议准大学生们要多沟通多交流,跟导师或者辅导员、师兄师姐多交流。同时,进入大学之后也要积极主动地融入环境,在探索和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会缩小信息差,找到联结和陪伴的感觉,在情绪得到疏解后,其他问题才能更好解决。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