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公布了對所謂「『台獨』頑固分子」可能的懲罰措施——包括在極端情況下執行死刑後,週四,台灣提高了前往中國大陸旅遊的警告級別,敦促公民除非必要,不要前往中國大陸。
台灣是一個民主治理的島嶼,擁有2300萬人口,距離中國海岸約160公里。中國將其視為自己的領土,要求它最終接受統一,並長期譴責反對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的台灣人。
上週,中國加大了壓力,發布了法律指導方針,詳細說明了中國可能採取的措施,以懲罰台灣自治的支持者。與此同時,美國支持的台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愈演愈烈。上個月,台灣新總統賴清德宣誓就職,他誓言維護台灣的民主制度,受到北京的譴責。
中國通過新規定授權對所謂特別嚴重的台灣分裂主義案件實施死刑,儘管該規定沒有具體說明哪些行為可能構成嚴重罪行。
廣告
作為回應,負責大陸政策的台灣陸委會表示,北京在台灣問題上「一意孤行」,「進一步提高國人赴陸港澳之人身安全風險」。
新總統賴清德批評了這些新規定。「中國無權因為台灣人的政治觀點而制裁他們,也無權跨境起訴他們,」本週早些時候,他在社群媒體上表示。「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真正的惡。」
賴清德呼籲中國進行對話,並沒有呼籲台灣獨立。他說,他希望保持現狀,讓台灣享有自治。
然而,北京譴責賴清德,宣稱他是分裂分子,並以煽動性的言論和在台灣島附近舉行的一系列軍事演習來迎接他的新政府。
儘管北京的對抗和軍力展示不斷升級,但許多台灣人似乎保持樂觀。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島上的大多數人認為,如果中國入侵,美國將進行干預,但一些人質疑華盛頓和台灣政府是否不必要地激怒了北京。
北京曾扣留過與台灣有關的人員。
廣告
2023年,居住在台灣的中國公民李延賀因出版批評中國共產黨的書籍而被控危害國家安全罪。2022年,民主倡導者李明哲在中國監獄服刑五年後獲釋,罪名是顛覆政府。
隨著與大陸的關係日漸疏遠,台灣人在旅遊方面也出現了代際差異。2023年的一項民調顯示,40歲以上的台灣遊客比年輕的遊客更傾向於去中國,而年輕遊客更傾向於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