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的亞洲之行。俄羅斯總統普丁僅用四天就激怒了華盛頓,削弱了北京的影響力,並且讓一些已經手忙腳亂應對混亂世界秩序的印太地區國家緊張不已。
在本週訪問了紅色共產主義之都平壤跟河內後,普丁留下了一張重新繪製的亞洲風險地圖。位於地圖中心的是朝鮮:一個經常威脅鄰國的無賴核國家,突然因俄羅斯承諾提供尖端軍事援助和簽訂共同防禦條約而氣勢大漲。
普丁還與越南簽署了至少十幾份協議——在中美兩國爭奪影響力之際,越南對它們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他堅持認為,「封閉的軍事政治集團」無法建立「可靠的安全架構」。
這次訪問既是挑釁性的,也是破壞性的。它表明,有時被稱為中美新「冷戰」的權力爭奪並不像看上去那般二元對立,而且該地區許多國家似乎在這一週之後感受到了更深的不安。
普丁的來訪,以及他時而肆無忌憚、時而含糊其辭的威脅使得這些國家在圍繞安全和大國競爭方面已經不容易的算計變得更加複雜。
人們在瀏覽有關普丁上週四訪問平壤的新聞。
人們在瀏覽有關普丁上週四訪問平壤的新聞。 Jon Chol Jin/Associated Press
在過去幾年裡,主要圍繞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要求,以及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化程度日益加劇等問題,印太地區一直深受美中地緣政治角力的影響。
今年5月,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海軍和空軍密集演習,並稱之為「嚴厲懲戒」。軍演是在台灣新總統承諾捍衛該自治島嶼的主權之後舉行的,北京視台灣為脫離在外的領土。
就在上週,另一個易燃點——南中國海——瀕臨衝突。在全球貿易的青藍色「咽喉」,經過數月的激烈對峙,中國和菲律賓的船隻週一在一個有爭議群島附近相撞,造成一名菲律賓海軍水兵受傷。根據條約,美國有義務在戰爭爆發的情況下幫助盟友菲律賓,這擴大了該事件的潛在影響。
菲律賓軍方發布的一張照片,顯示中國海岸警衛隊人員週一在南海與菲律賓海軍船發生衝突。
菲律賓軍方發布的一張照片,顯示中國海岸警衛隊人員週一在南海與菲律賓海軍船發生衝突。 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
該地區的許多國家已經在加強軍力,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壓力,以及中美競爭可能發展到何種程度的不確定性。
除了這些擔憂之外,美國總統大選也在該地區掀起了一股不安情緒,更不用說本月的一份新報告顯示中國正在「大幅」增強核能力一事了。對該地區的外交政策圈子來說,感到頭疼已經司空見慣。
廣告
現在,普丁又製造了一些新的令人頭疼的問題。隨著他支持朝鮮,包括公開威脅要為金正恩的軍隊提供更強大的武器,他實際上給亞洲的關切事項列表上又增添了一個潛在危機,重新點燃了朝鮮半島的敵對情緒。
作為朝鮮的公開敵人,韓國和日本的官員尤為擔憂。這兩個國家已經在討論加強防禦,並加強了彼此之間以及與美國的合作,特別是金正恩的言論近幾個月明顯變得對它們更加敵視。
按照美國駐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紐爾的說法,普丁在亞洲的活動是「你最擔心的事成真了」。
他說:「俄羅斯剛剛做的就是告訴我們,它將成為那些發展核武器、違反不擴散條約的流氓國家的主要組織者,並且允許受聯合國制裁的國家擺脫制裁的影響。」
2016年至2019年擔任澳洲駐莫斯科大使的彼得·特施強調,普丁樂於讓世界保持混亂,因為他認為俄羅斯可以從讓其他國家陷入混亂中獲益。虛假信息和與其他挑釁者合作已成為普丁的處事原則。
「他很樂意讓俄羅斯成為那個在大家一起烤肉的時候最臭、最愛放屁的大叔。」特施說。「他發出的信號是,『是的,我是搞破壞的。我能把你努力想管好的事情弄得更複雜。』」
俄羅斯國家媒體發布的照片顯示,普丁和金正恩上週三在平壤乘坐豪華轎車。
俄羅斯國家媒體發布的照片顯示,普丁和金正恩上週三在平壤乘坐豪華轎車。 Gavriil Grigorov/Sputnik Kremlin, via Associated Press
作為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可以說對其擁有最大影響力的國家,中國也必須應對這些後果。這可能包括承受壓力,澄清中俄「無止境」友誼對其宣稱的穩定朝鮮半島的目標意味著什麼。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普丁考慮到了這一切。他加強與金正恩的聯繫(後者在機場以擁抱迎接他),這可能既是為了嚇唬美國,也是為了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表示不滿,因為習近平沒有採取更多行動幫助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得勝利。
廣告
「如果普丁不能從北京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他就會試圖從其他地方得到,而能夠滿足他的願望清單(武器、勞動力、願意與華盛頓挑起爭端)的地方並不多,」倫敦國王學院俄羅斯政治學教授塞繆爾·格林說。「伊朗是一個。朝鮮是另一個。」
「問題在於,雖然普丁認識得到他對中國的依賴,但他不能讓北京主宰戰爭的進程,因為戰爭走向何方普丁就走向何方。」
在某種程度上,普丁的亞洲之行也是對俄羅斯歷史性軍事聯繫的有力提醒:幾十年來,朝鮮、印度和越南等國一直嚴重依賴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形成了訓練和維護方面的聯繫,使莫斯科深深紮根於該地區。
但是,即使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這些關係就已經出現了鬆動:根據獨立研究,俄羅斯對東南亞的軍售從2014年的12億美元降至2021年的8900萬美元。普丁一直試圖推遲這些關係的中斷,抑或出現大幅多元化。
如果普丁對朝鮮的姿態最終助長了亞洲的軍備競賽,莫斯科也將從中獲益:與朝鮮這樣的國家共享俄羅斯武器不僅會加劇混亂的風險,還能帶來收入,而這正是受制裁、戰爭、通貨膨脹和16%利率所困擾的俄羅斯經濟所急需的。
普丁此次河內之行的重點是達成協議。目前尚不清楚達成的全部內容,但分析人士預測,其中一些協議可能日後會被證明與國防有關,其融資設計可以規避國際制裁——可能會以南中國海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權的形式進行支付。
週四訪問河內期間,普丁在胡志明陵外。
週四訪問河內期間,普丁在胡志明陵外。 Pool photo by Athit Perawongmetha
「越南多年來一直沒有對陸軍進行重大升級,但據說這種升級即將到來,」蘭德公司高級防務分析師德里克·格羅斯曼表示。「你可能會看到越南購買新的俄羅斯坦克。」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越南軍事事務的阮世芳(音)認為,越南還需要與北京的裝備相當的新戰鬥機和更大的軍艦,北京用它們來標示與越南存在爭議的南海領土。
廣告
他還指出,亞洲高風險的安全態勢已使越南等國陷入困境。「西方武器既昂貴又具有政治敏感性,」他說。
但是,越南是否會利用新的俄羅斯設備來對抗中國,爭奪正在與莫斯科合作勘探、北京和河內都聲稱擁有的石油儲藏?
對許多國家來說,普丁之行又提出了新一輪此類令人不快的問題。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北京顯然站在莫斯科一邊。普丁今年5月訪問了北京,雖然他的朝鮮之行可能會讓習近平感到不快,但分析人士預計兩國關係不會出現重大裂痕。
激怒兩位領導人中的一個可能會招致另一人或兩人共同的懲罰。
「我認為,人們對中俄關係的加強有些擔憂,」羅斯曼表示。「擔心兩國有可能聯合起來對付中小國家。」
本月在新加坡舉行的一次防務會議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他指責中國和俄羅斯串通一氣,破壞上週由烏克蘭牽頭在瑞士舉行的和平峰會。只有少數幾個亞洲國家出席了該峰會。